[发明专利]安装轴承电机转子动平衡测量的径向支撑和轴向预紧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25094.1 | 申请日: | 2016-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梁;张加庆;沈俊杰;李宝娟;陆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16 | 分类号: | H02K15/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轴承 电机 转子 动平衡 测量 径向 支撑 轴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向支撑和轴向预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轴承电机转子动平衡测量的径向支撑和轴向预紧结构,对已安装轴承电机转子进行径向支撑和轴向预紧。
背景技术
电机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其中的转子是电机的重要工作部件。转子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材质不均匀以及加工装配误差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初始不平衡量。带有过大不平衡量的转子在电机的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噪声,轻则使电机性能退化,重则引起损坏和事故,所以必须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使其不平衡量维持在合格的范围内。
转子动平衡修正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即手工修正动平衡机和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手工修正平衡机成本低,但平衡过程依赖工人经验,平衡的稳定性难于得到保证。与此相比,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生产效率高,平衡的稳定性高,且能够对转子修正进行优化,但是机器价格相对较贵。目前,随着我国电机业的发展,采用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对转子进行动平衡测量时,一般要求其在测量台上处于稳定一致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测得的不平衡量稳定可靠。而对于安装轴承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测量台,由于转子安装的轴承与转子轴之间存在间隙,因此需要对轴承进行有效固定,那么一个合适的动平衡测量台的径向支撑和轴向预紧结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两边安装轴承电机转子的支撑预紧结构中:两个推力销固定在同一个叉形摆架上,通过叉形摆架一端的气缸作用,使得两边推力销同时顶在轴承外圈端面上。然而,这种结构存在很大的弊端,其一:该结构对自身加工工艺要求很高,气缸压紧时两个推力销必须同时顶在轴承外圈端面上,一旦存在加工偏差或装配偏差,很容易使得单边推力销悬空,从而导致单边预紧力不能传递,轴承两侧受力相差太大,测量数据不可靠。其二:该结构对轴承外圈端面的预紧力完全由气缸提供,随着进气源压力的变化,轴承外端面所受的预紧力也会发生变化,这增大了测量数据的跳动度,降低了测量数据的重复性及再现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已安装轴承电机转子现有测量支撑预及紧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轴承电机转子动平衡测量的径向支撑和轴向预紧结构,提升了已安装轴承电机转子动平衡测量时预紧状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小了此类电机转子动平衡测量的跳动度,加强了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转子轴承径向支撑结构和转子轴承轴向预紧结构,电机转子支撑安装在转子轴承径向支撑结构上进行径向支撑,并通过安装在转子轴承径向支撑结构上的转子轴承轴向预紧结构进行轴向预紧。
所述的转子轴承径向支撑结构包括钨钢棒、挡轴侧径向支撑架、顶轴侧径向支撑架、径向支撑架底座和浮台底板,两个径向支撑架底座分别对称安装在浮台底板的两侧,两个径向支撑架底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结构相同的挡轴侧径向支撑架和顶轴侧径向支撑架,两个径向支撑架的顶端均设有用于安装电机转子轴承的V型槽,V型槽上端面呈V形的两个表面均开有沿长度方向的条形槽,两个条形槽对称,钨钢棒嵌套在条形槽内,电机转子轴承外圈的圆柱面与钨钢棒形成点接触。
所述的条形槽的截面为大于180度的圆形,钨钢棒的直径与条形槽圆形直径呈过盈配合。
所述的转子轴承轴向预紧结构包括安装在挡轴侧径向支撑架外侧面的挡板和安装在顶轴侧径向支撑架上的轴向压紧组件,挡板用于电机转子一端轴承的轴向限位,挡板接触电机转子一端轴承的外圈端面上;轴向压紧组件用于电机转子另一端轴承的轴向预紧,轴向压紧组件弹性压紧到电机转子另一端轴承的外圈端面上。
所述的轴向压紧组件包括软垫、推力柱头、压缩弹簧、无油衬套、线性导向轴、气缸安装版、气缸导向导轨、气缸导轨滑块、U型载块和轴向固定挡板,气缸安装板固定在顶轴测径向支撑架的外侧面上,气缸安装板的底面设有气缸导向导轨,气缸导轨滑块嵌在气缸导向导轨上沿导轨移动,气缸导轨滑块与U型载块的中间部固定连接,U型载块的开口端朝上使得两个分支对称地从两侧向上延伸到气缸安装板上方。
U型载块两个分支的端部均设有水平朝向电机转子的圆形通孔,无油衬套过盈配合地套在圆形通孔内,线性导向轴的一端活动套在无油衬套内并穿过无油衬套与限位螺母连接,推力柱头的一端与线性导向轴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软垫过盈配合地套在推力柱头的另一端中,软垫正对朝向电机转子另一端轴承的外圈端面;压缩弹簧套装在线性导向轴上,其两端分别连接推力柱头和U型载块分支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5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