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3762.7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董绍明;秦浩;胡建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5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增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在纤维编织体表面原位生长多级SiC纳米线而形成的所述增强体,所述多级SiC纳米线包括亚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其中亚微米尺度为0.1μm~1μm,纳米线尺度为5 nm~100 nm。本发明首次创新性地探索出纤维表面原位生长多级SiC纳米线增强体的制备方法,获得所需的多级SiC纳米线增强体。本发明制备工艺方法简单、生长易控制、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纤维原位生长多级SiC纳米线的增强体及其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通过向陶瓷基体中引入微米尺寸的纤维使复合材料实现强韧化,改善陶瓷基体对于破坏的容忍度。但对于纤维束间、层间的微区基体而言,微区内的基体依旧保持着固有的脆性。在服役过程中,由于纤维与陶瓷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当服役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在复合材料微区脆性基体中会产生大量微裂纹,微米尺寸的纤维不足以抵抗所产生的微裂纹。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微区基体中的微裂纹会进一步增殖、扩展,最终造成复合材料发生灾难性破坏。因此,改善陶瓷基复合材料微区基体的性能成为非常关键问题。
SiC纳米线被认为一种在纳米尺度非常有效的增强材料,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达到53.4GPa和660GPa,远大于SiC纤维和SiC晶须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且Yang等已经成功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纤维表面生长SiC纳米线,并制备出复合材料,可有效增加裂纹扩展距离,改善微区基体的脆性(Yang,W.,et al.Advanced Materials17(12):1519-1523.(2005))。并且,目前已经有关于SiC纳米线在复合材料中制备的专利,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951919),该方法将碳纤维编织体真空浸渍、高温裂解得到生长SiC纳米线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然而对于以上方法,都是在同一纳米尺度下制备SiC纳米线。通常,微区基体中随机产生的微裂纹其尺寸(纳米尺度到微米尺度)是难以控制的,对于以上方法制备的SiC纳米线不能够对不同尺度下的微裂纹进行枝化。因此,依旧存在造成材料灾难性破坏的可能性。
由此得知,一级SiC纳米线对于改善陶瓷微区的脆性不够完全,有必要开发一种多级SiC纳米线结构来改善陶瓷基复合材料微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原位生长多级SiC纳米线的增强体,是通过在纤维编织体表面原位生长多级SiC纳米线而形成的所述增强体,所述多级SiC纳米线包括亚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其中亚微米尺度为0.1μm~1μm,纳米线尺度为5nm~100nm。
本发明提供的纤维原位生长多级SiC纳米线的增强体,纳米尺度SiC纳米线通过纳米线的脱粘、桥连、拔出对纳米尺度的微裂纹进行消耗,纳米尺度和亚微米尺度SiC纳米线协同作用对微米、亚微米尺度裂纹消耗,利用不同尺度下SiC纳米线(纳米尺度和亚微米尺度相配合)对裂纹的枝化作用,实现微区基体强韧化。因此,构建亚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复合的多级SiC纳米线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较佳地,所述纤维编织体为碳纤维或碳化硅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纤维原位生长多级SiC纳米线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纤维编织体浸泡在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中,干燥后得负载催化剂颗粒的纤维编织体;
(2)将负载催化剂颗粒的纤维编织体置于还原气氛中还原,使负载的催化剂颗粒转化为金属颗粒;
(3)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温度800~1200℃、1KPa~10KPa压力下沉积使负载金属颗粒的纤维编织体表面原位生长亚微米尺度SiC纳米线;
(4)将生长有亚微米尺度SiC纳米线的纤维编织体冷却至室温再重复上述步骤(1)、(2)、和(3)得到包括亚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多级SiC纳米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3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纤维用结合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泡沫氮化镓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