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胶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3315.1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熊成林;王孝来;谢建闯;刘建;尹理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F21V31/00;F21W101/02;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梁美珠;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胶条。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密封胶条的密封结构多为封闭的0型或者8型,其加工制作困难,且对工艺要求比较高,制作成本也高。此外,现有的密封胶条多采用U型内带有筋骨的开口卡槽固定,当卡槽的筋骨发生变形后,容易使密封胶条脱落,影响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胶条,该密封胶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等特点,适用于客车狭小空间区域的密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胶条,包括密封部件和粘接在密封部件背部的粘接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弧状的密封部件主体、设置在密封部件主体内侧的密封部件加强部以及设置在密封部件加强部上的支撑部。
所述密封部件主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为弧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半径大于第二连接部的半径,小于第三连接部的半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对的圆心角和所述第三连接部所对的圆心角均为锐角;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对的圆心角为钝角;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小于第三连接部的长度;所述密封部件加强部设置在第三连接部的内侧;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件加强部的中段,且支撑部的位置与第一连接部的下端相适应。所述粘接部件的中上段粘接在第二连接部一侧的背部,中下段粘接在第三连接部的背部。
所述密封部件采用橡胶材质。
所述粘接部件采用3M胶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密封胶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等特点,适用于客车狭小空间区域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密封胶条的截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其中:
1、大灯灯罩,2、锁栓,3、密封胶条,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第三连接部,34、密封部件加强部,35、支撑部,36、粘接部件,4、卡槽,5、侧盖板,6、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密封胶条,包括密封部件和粘接在密封部件背部的粘接部件36。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弧状的密封部件主体、设置在密封部件主体内侧的密封部件加强部34以及设置在密封部件加强部34上的支撑部35。所述密封部件采用橡胶材质。所述粘接部件36采用3M胶带。所述密封胶条通过粘接部件沿检修口的外周粘贴。通过采用粘接部件将密封胶条粘贴到需要的位置,能够提高密封胶条使用的便利性。
所述密封部件主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均为弧状。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半径大于第二连接部32的半径,小于第三连接部33的半径。所述第一连接部31所对的圆心角和所述第三连接部33所对的圆心角均为锐角。所述第二连接部32所对的圆心角为钝角;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长度小于第三连接部33的长度。所述密封部件加强部34设置在第三连接部33的内侧。所述支撑部35设置在所述密封部件加强部34的中段,且支撑部35的位置与第一连接部31的下端相适应。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围成一个下端开口的空腔,且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组成的结构的截面形状为?型。所述密封部件加强部,用于增加密封胶条的弹性。所述支撑部,用于当第一连接部被其他部件挤压时对第一连接部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密封胶条的弹性。采用粘接部件将密封胶条粘贴到所需要的位置,然后通过其他部件挤压密封胶条,使密封胶条变形,就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在密封胶条受到其他部件的挤压时,第一连接部向第三连接部的方向靠近,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围成的空腔宽度变小,第一连接部的下端恰好抵在支撑部上,此时发生弹性形变的密封胶条能够与其他部件紧密贴合,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本发明所述的密封胶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使用。通过使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围成下端开口的空腔,能够降低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3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价比的简易耐火密封装置
- 下一篇:同步带结构的周转轮系调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