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智能卡及其之间建立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和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23282.0 | 申请日: | 2016-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5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邓煜平;唐阳;程显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48/08;H04W76/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武玉琴;刘国伟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智能卡 及其 之间 建立 蓝牙 连接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智能卡及其之间建立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和服务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获取连接参数请求,所述获取连接参数请求中包含智能卡对应的用户信息;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蓝牙连接参数信息;终端根据所述蓝牙连接参数信息与所述智能卡建立蓝牙连接;其中,所述蓝牙连接参数信息为所述智能卡对应的蓝牙连接参数本身;或者所述蓝牙连接参数信息为所述蓝牙连接参数经过变换和/或加密后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智能卡及其之间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蓝牙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都具有了蓝牙通信的功能。而蓝牙技术本身,在通信之前,必须通过扫描、手动选择进行配对用于建立连接。这一过程复杂繁琐,对一些新用户造成了操作障碍,降低了蓝牙设备的体验,阻碍了蓝牙设备的普及。其中带有蓝牙接口的智能卡也面临这一问题。
这里,所述智能卡可以是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或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字存储卡)等。而SIM卡可以是标准SIM卡、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卡、UIM(User Identify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MicroSIM卡、NanoSIM卡等各种形态和尺寸的通信卡。SD卡可以是标准SD卡、miniSD卡等各种形态和尺寸的安全数据卡。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而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
现有蓝牙设备之间建立蓝牙连接的解决方案中包括:待配对蓝牙设备通过显示方式将配对码告诉用户,用户在移动设备中手动输入该配对码,进行配对。该方法中配对参数是随机动态生成的,实现了每一配对都使用不同的配对码,提高蓝牙连接方面的安全性。这种方式可以防止因为周围环境有人窥探,或通过其他途径得知配对码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但是增加了用户操作的频繁性,这种方法不能给用户带来好的用户体验。
还有一种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案包括:客户端扫描目标终端显示的图形编码,根据所述图形编码得到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设备信息的方法。这种方式要求目标终端具有显示功能,不适用于智能卡这类没有显示功能的蓝牙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终端、智能卡及其之间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能使得终端与智能卡之间快速自动的建立蓝牙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与智能卡建立蓝牙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获取连接参数请求,所述获取连接参数请求中包含智能卡对应的用户信息;
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蓝牙连接参数信息;
终端根据所述蓝牙连接参数信息与所述智能卡建立蓝牙连接;
其中,所述蓝牙连接参数信息为所述智能卡对应的蓝牙连接参数本身;或者所述蓝牙连接参数信息为所述蓝牙连接参数经过变换和/或加密后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终端扫描所述智能卡外部印刷的信息码或字符串;
终端从所述信息码或字符串中解析得到所述蓝牙连接参数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智能卡对应的用户信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3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