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防扎内胎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2227.X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雄韬;黄海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C5/22 | 分类号: | B60C5/22;B60C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内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轮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防扎内胎。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追求效率的期望越来越高,在车辆交工 具普及的今天,高质量的车胎可以为车辆使用者带来高质量安全保障,车胎 的防扎技术对于车辆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由于车胎被扎造成的安全事故在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给车辆使用者带来极大不便,目前的公知的车胎防扎 技术是采用钢丝网防扎或者是快速自动修复技术,但主要集中在外胎上,对 于内胎防扎方面的专利还是较少的。
虽然目前有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47538Y(授权公告日2013.4.30) 公开了一种并联充气多腔内胎,该并联充气多腔内胎由内胎及其内侧外表面 粘附的供气管组成,内胎由多个腔室组成,腔室都有一个分气门,供气管上 有主气门接受打气,并连接着腔室,通过分气门为腔室供气。但是该内胎为 单独内胎结构,防扎性能还是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车辆防扎 内胎,在车胎被扎后能够保护车辆维持安全状态继续行驶。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车辆防扎内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等径的内胎单体,一对内胎单体 同轴结合在一起,每一内胎单体的内腔设置有若干周向分布的隔断面,相邻 两隔断面以及内胎单体的内表面之间所围区域形成独立子腔室,其中一内胎 单体的内环面上设置有与一对内胎单体的每一独立子腔室连通的平衡充气 阀。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内胎单体内腔的隔断面间隔交 错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断面采用与所述内胎单体一体成 型的耐磨橡胶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内胎单体之间的共同连接面采 用强力胶粘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独立子腔室均设置有一与所述 平衡充气阀连通的充气通道。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车胎某一部位 被扎,由于一对内胎单体内存在若干独立子腔室,只会造成一至两个独立子 腔室被扎,使得局部空间气压下降,短时间内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车 辆可在这段时间内寻找车胎修复途径。另外,再由于一对内胎单体内腔的隔 断面间隔交错布置,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整个车胎气压下降,因为其他未被 损坏的独立子腔室的气压可以保持车胎正常的形状,正常的独立子腔室可以 给相邻的内扎破的独立子腔室提供一般的支撑力,从而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防扎内胎100,包括一对等径的内胎单体110a、 110b,一对内胎单体110a、110b同轴结合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一对内胎单 体110a、110b之间的共同连接面1采用强力胶粘结。
一对内胎单体110a、110b的内腔分别设置有若干周向分布的隔断面 111a、111b,本实施例中的隔断面111a、111b采用与内胎单体110a、110b 一体成型的耐磨橡胶制成。相邻两隔断面111a、111b以及内胎单体110a、110b 的内表面之间所围区域形成独立子腔室112a、112b。在内胎单体110a的内环 面上设置有与一对内胎单体110a、110b的每一独立子腔室112a、112b连通 的平衡充气阀120,本实施例中的每一独立子腔室112a、112b均设置有一与 平衡充气阀120连通的充气通道(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师范学院,未经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2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的V型推力杆上支架及支架横梁总成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