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21620.7 | 申请日: | 2016-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3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埈;辛学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G思玛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2 | 分类号: | G09F9/302;E04B2/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透明 显示屏 幕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多个透明显示屏而能够进行幕墙(CURTAIN WALL)的施工的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幕墙是指不支撑负重的非承重帷幕作为墙,在装饰建筑物的外墙的幕墙(CURTAIN WALL)工事中,采用大型玻璃而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并多采用能够由外部透视外部的玻璃幕墙。
在引入玻璃幕墙时考虑的事项,在通过玻璃而眺望建筑物的外部时,尽可能减少阻碍视野的物体,由外部观察建筑物时,玻璃之外的材料必须少。
通过对玻璃幕墙施工的方法,在玻璃板拐角加工支撑孔之后,用螺栓通过支撑孔而将玻璃板固定于蜘蛛支架(spider-bracket),而将玻璃板固定于建筑物的外墙的方法(DotPointGlazingSystem,下面称为“DPG系统”。)而被熟知。
另外,对于如上所述现有的幕墙具有通过DPG系统而固定多个玻璃板并进行了施工,而简单由玻璃板构成,由此,除玻璃之外的材料较少,开放感与采光性得到最大的保障的优点,但存在无法实现各种视觉性效果的缺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4-0036647号(2014.03.2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在建筑物的外墙设置透明显示屏,支撑透明显示屏而赋予审美感。
而且,本发明的第二目的为提供一种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在DPG式的幕墙系统中,容纳并支撑控制透明显示屏的控制器,从而,能够进行幕墙的施工。
用于解决的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包括:透明显示屏,多个以相互邻接的方式排列而构成墙体;电源传输装置,传输用于控制透明显示屏的电信号;框架,容纳连接电源传输装置的控制器而附着于透明显示屏的端部;固定夹具,以点式连接(DPG:DOTPOINTGLAZINGSYSTEM)方式支撑透明显示屏。
另外,在本发明中,框架具有:驱动板,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框架主体,形成用于设置驱动板的内侧空间,并形成用于引入引出传输驱动板的电信号的电源传输装置的传输孔;保护外壳,在框架主体的墙面上与形成有传输孔的墙面分隔固定,形成电源传输装置的通路。
发明效果
所述说明的本发明的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通过驱动多个发光元件的透明显示屏构成建筑物的外墙,能够显示各种形状的视觉效果,由此,提高了审美感。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在幕墙系统中,更稳定地容纳用于控制透明显示屏的装置,从而,能够设置于各种形状的建筑物或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在本发明的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中的透明显示屏的电极板的俯视图;
图3为显示在本发明的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中的透明显示屏的截面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中的固定夹具的立体图;
图5为放大显示图1显示的固定夹具的附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利用透明显示屏的幕墙系统中的框架的分解图;
图7为图1的俯视图及凹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透明显示屏 110:电极板
111:透明电极 112:图案
113:电源端 120:发光元件
130:电源传输装置 140:第一外壳板
150:透明树脂层 160:间隔条
170:空间部 180:第二外壳板
190:控制器 200:固定夹具
210:支撑部 211:第一支撑板
212:第二支撑板 213:划分板
214:第一插入部 215:第二插入部
220:固定臂 230:主体
240:手柄 250:缓冲装置
300:框架 310:框架外壳
311:弹性突起 320:保护外壳
330:框架主体 340:主体粘合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思玛特有限公司,未经G思玛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1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