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泰乐菌素反萃取液制备含泰乐菌素的囊心物及其微囊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0827.2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万;韩可可;翁志飞;任雅楠;沈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万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31/7048;A61K47/4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泰乐 菌素 萃取 制备 含泰乐 囊心物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用制剂制备技术,具体涉及用纯化后的泰乐菌素反萃取液(含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的水溶液)与玉米芯粉组合,制备含玉米芯粉和泰乐菌素(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的囊心物及其微囊。
背景技术
泰乐菌素为畜禽专用抗菌药物,在已上市的泰乐菌素制剂中应用量较大的是含泰乐菌素的预混剂,它是由纯度大于80%的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与药用辅料配制而成。泰乐菌素是弗氏链霉菌的液体发酵产物,其发酵液的后处理是:发酵液加入絮凝剂(如硫酸铝或氯化铝),充分混合,经固液分离,得发酵滤液;发酵滤液经调PH后用乙酸丁酯进行液液萃取,然后离心分离,得酯相液;酯相液用含酸水溶液反萃取,即将泰乐菌素与酒石酸或磷酸成盐为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而转移到水相中,得含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的反萃取液;反萃取液进一步用Ca(OH)2调PH和用活性炭脱色,经过滤得纯化的反萃取液,然后将纯化的反萃取液用喷雾干燥塔在170-180℃条件下脱水干燥,获得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
用喷雾干燥法将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从水中分离出来存在以下问题:
1、能耗大:生产1吨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要耗电3000度左右,同时要消耗蒸汽约3吨,折合人民币总计3000-4500元。
2、产品损耗大:在喷雾干燥过程中有4.5-9.6%的泰乐菌素损失,因此,大大的减少了泰乐菌素的生产收率,一个年产1000吨泰乐菌素的工厂,仅此生产环节,每年就丢失45-96吨的泰乐菌素,价值约1200-2700万元。
3、喷雾干燥存在粉尘污染。
针对生产过程中喷雾干燥环节存在的不足,专利ZL 201210287359.2提出了改进的技术方案,改进的技术方案是:
1、反萃取液(含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的水溶液)经调PH和用活性炭脱色后,经过滤转移到萃取罐中。
2、向萃取罐中加入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加入量为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重量的2-4倍(重量/体积),搅拌10-20分钟,然后采用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或静置的方法进行分离,得水相和第一遍萃取液(三氯甲烷相或二氯甲烷相);水相用2-4倍量的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进行第二遍萃取,分离,得水相和第二遍萃取液,水相弃之,第二遍萃取液套用。经二次萃取总收率可达97%以上。如果在萃取过程中加入NaCl或Na2SO4(饱和状态),一次萃取率就可达到99%以上。
3、第一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减压或常压蒸馏,除净溶剂即可获得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或者将溶剂部分赶出,溶剂的残留量控制在20%以下,然后加入相当于 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重量的2-6倍的石油醚或乙酸丁酯(重量/体积比),在充分搅拌条件下,使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沉淀析出,进一步固液分离,即可获得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
用以上所述的改进方法从反萃取液中分离提取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时,能耗低,产品收率可达96%左右。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改进的方法中使用了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石油醚或乙酸丁酯等有机溶剂。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有机溶剂,除了存在成本因素外,还存在安全隐患(如生产人员溶剂中毒和增加了火灾和爆炸的风险性),并且仍然存在4%左右的药物损失等不足。
发明内容
基于已上市的泰乐菌素制剂中应用量较大的是含泰乐菌素的预混剂和泰乐菌素的生产及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以玉米芯粉为囊心材料,用纯化的含酒石酸泰乐菌素或磷酸泰乐菌素的反萃取液直接生产含泰乐菌素/玉米芯粉的囊心物及其微囊,该囊心物或微囊通过调整含量可直接制备成泰乐菌素预混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万,未经王玉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0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