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弹簧及其耐低温活塞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0301.4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余卫忠;刘淑勉;岳彩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J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及其 低温 活塞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弹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弹簧及其耐低温活塞组件。
背景技术
气弹簧,是一种以气体和液体作为工作介质的弹性元件,主要由缸筒、缸 筒内的活塞以及活塞杆和导向套等组成。缸筒内贮有气体和部分油液,由于活 塞占据了缸筒内的容积,工作时活塞杆压入缸筒内,活塞在缸筒内作轴向运动 挤压腔内的油液,而油液又压缩气体使活塞达到工作位置。当加载在活塞杆上 的外力消失后,则气体复原而膨胀,膨胀的气体推动油液使活塞复位,将活塞 杆移出,使气弹簧实现压缩运动和复原阻尼运动。
现有的气弹簧活塞组件如图1所示,现有活塞2采用分体式冲压垫片或者 车加工垫片,并与现有活塞杆1铆压而成,现有活塞2通过三个活塞垫片21铆 压组成,中间一个活塞垫片的外径小于两边的活塞垫片的外径,从而形成了用 于设置现有密封圈的凹槽,由于气弹簧的使用环境一般在-40℃到80℃,当在低 温环境下时,由于现有密封圈7为塑料件,容易发生收缩,导致现有密封圈7 外径缩小,无法起到密封的作用,使得复原阻尼运动受到漏气的影响,从而影 响气弹簧工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气弹簧在低温情况下,复原阻尼运 动容易发生漏气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弹簧及其耐低温组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弹簧用耐低温活塞组 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在活塞杆的一端,活塞上套装有密封圈, 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能够限制密封圈在低温环境下径向收缩的阻尼结构。当本发 明的耐低温活塞组件设置在缸筒中时,耐低温活塞组件做复原阻尼运动的情况 下,即活塞杆向外移出,活塞向外的运动速度相对大于密封圈向外运动的速度, 使得活塞上的阻尼结构能够撑大密封圈,因此,在低温环境中,即使密封圈发 生收缩,也能够被阻尼结构限制,保证活塞与缸筒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活塞包括套装在活塞杆上的阻尼垫圈和跑油垫圈, 所述阻尼垫圈和跑油垫圈从活塞杆的端部向活塞杆的中部依次设置,所述阻尼 垫圈靠近跑油垫圈的一端设置有阶梯式的阻尼结构,密封圈设置在阶梯式的阻 尼结构内。
所述阶梯式的阻尼结构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第一台阶高于第二台阶, 第一台阶的侧面与跑油垫圈相贴合,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为斜面,设定第二台阶 的台阶面靠近第一台阶的一端的外径为d1,第二台阶的台阶面远离第一台阶的 一端的外径为d2,阻尼垫圈的最外圈外径为d3,则d3>d2>d1,密封圈的内径 d4略大于d1且小于d2。d3略小于密封圈的外径。上述外径、内径均为常温下 的数值。由于密封圈的内径d4略大于第二台阶的台阶面靠近第一台阶的一端的 外径为d1,大概能够使得密封圈在常温状态下套装在第二台阶的1/4-1/2处, 当耐低温活塞组件向外移出时,阻尼垫圈向外的运动速度相对大于密封圈向外 运动的速度,使得密封圈向第二台阶的台阶面远离第一台阶的一端运动,能够 撑大密封圈,因此,即使在低温环境中密封圈发生收缩,也能够被阻尼结构限 制,保证活塞与缸筒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阻尼垫圈和跑油垫圈通过铆压方式固定在活塞杆的端部。
所述阻尼垫圈和跑油垫圈均为钢件材质。
一种气弹簧,包括缸筒和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为上述的活塞组件,所 述中的活塞位于缸筒内,活塞的密封圈与缸筒间隙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气弹簧及其耐低温活塞组件,当耐低温活 塞组件做复原阻尼运动的情况下,阻尼垫圈向外的运动速度相对大于密封圈向 外运动的速度,使得密封圈向第二台阶的台阶面远离第一台阶的一端运动,能 够撑大密封圈,因此,即使在低温环境中密封圈发生收缩,也能够被阻尼结构 限制,避免活塞组件做复原阻尼运动时受到漏气的影响,保证气弹簧工作的稳 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弹簧活塞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气弹簧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阻尼垫圈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密封圈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气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0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