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并联的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9236.3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强;闵凡奇;张邦玲;尉国刚;王睿;胡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创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陈少凌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街道六联社区锦龙大道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并联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并联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极耳、汇流排;汇流排上设置有沿汇流排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第一凸条、第三凸条分别位于第二凸条横向方向的两侧;第一凸条的顶点、第三凸条的顶点均低于第二凸条的顶点;第一凸条的表面、第三凸条的表面分别与不同的电池极耳线接触并焊接固定。本发明是采用新型的焊接结构,通过激光焊接,可以有效解决电池串并联造成的连接电阻不一致的问题,其电池极耳与汇流排之间采用线接触的方式,相对于采用面接触,极大减少了接触时存在缝隙的隐患。激光通过对焦点,在接触线上进行焊接,有效解决了由于缝隙存在造成的焊接不良,接触电阻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组,具体地,涉及串并联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绿色能源,以其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独特的优势,现已广泛用作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的电源,并在动力、储能等领域迅速发展。由于在动力及储能等领域采用的电池容量大、电压高,通常采用数量众多的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组合而成。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结构简单、形状可随意变动等特点,逐渐成为动力及储能领域的首选。
软包单体电池通过极耳连接,实现单体电池串并联,组合成为高能量、高功率的电池组。目前软包单体电池的极耳串并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焊接方式;二是采用采用机械压接方式,即将需要串并联的多个极耳交叉叠加在一起,然后通过一压接片压紧固定。通过激光焊接连接极耳与汇流排,焊接前需要将极耳弯折,与汇流排平面接触,此方法在接触面上易产生缝隙,激光进行点状或线状焊接时,在缝隙处可能产生虚焊,造成单体电池与汇流排接触电阻增大。严重影响电池使用的一致性,最终使电池组的充放电次数减少及电池组使用寿命缩短。激光焊接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弯折汇流排的方式来适应极耳位置,提高生产效率,但此方法仍无法保证极耳与汇流排紧密接触,焊接一致性差。而用超声波焊接,需要在电池极耳位置预留较大的空间,增大了电池的体积。采用机械压接的方式虽相对比较方便,但一方面会因为两个接触面的不平整,增大了极耳串并联的接触电阻,另一方面压接的可靠性较差,压接处理不好会存在振动后松动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串并联的电池模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串并联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极耳、汇流排;
汇流排上设置有沿汇流排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第一凸条、第三凸条分别位于第二凸条横向方向的两侧;
第一凸条的顶点、第三凸条的顶点均低于第二凸条的顶点;
第一凸条的表面、第三凸条的表面分别与不同的电池极耳线接触并焊接固定。
优选地,第一凸条的表面为弧面或者单齿面;第二凸条的表面为弧面或者单齿面;第三凸条的表面为弧面或者单齿面。
优选地,第一凸条的表面、第二凸条的表面、第三凸条的表面中的任一个或任多个设置有激光对焦点。
优选地,第一凸条的长度大于焊接在第一凸条上的电池极耳的长度,第一凸条的一部分表面露出于电池极耳之外;所述第一凸条的一部分表面上设置有激光对焦点,激光对焦点位于第一凸条与电池极耳接触线的延伸线上;
第三凸条的长度大于焊接在第三凸条上的电池极耳的长度,第三凸条的一部分表面露出于电池极耳之外;所述第三凸条的一部分表面上设置有激光对焦点,激光对焦点位于第三凸条与电池极耳接触线的延伸线上。
优选地,所述激光对焦点为凸台或者凹坑。
优选地,电池极耳由汇流排的下方经弯折后延伸至汇流排的上方。
优选地,第一凸条的表面、第三凸条的表面均为弧面,第一凸条的表面、第三凸条的表面分别与不同的电池极耳线以相切方式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创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创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9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