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8490.1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中联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51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页 线路板 pin 对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页式线路板Pin 钉对位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制电路板制造业,外层线路图形转移普遍使用的是手工对位技术, 依赖熟练技术工人,用肉眼识别将菲林对准板上对应的孔,对准后将菲林贴在 板上,两面手工对准后拿到曝光机曝光盘中曝光;一直延续使用的这种手工对 位技术有如下缺陷,严重影响对位精度和效率,也阻碍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手 工对位技术缺陷如下:
①.对工人的技术熟练度要求很高:如果对位工人技能不熟练就会出现大比 率的对位偏移而返工;
②.生产效率低:需要将第一面菲林的四个角分别对准板上对应的孔,再将 菲林贴在板上,再重复以上动作,将第二面菲林贴在板的另一面,再将对位好 的板拿到曝光盘里面去曝光;
③.对女工依存度高:传统的手工对位工人行业内很少使用男工的,一般均 使用女工,目前的用工市场,女工的招工难度远远大于男工;而且女工的流动 性更高;
④.对工人的要求很高:传统手工对位要求工人做事仔细、心态平和、能 适应长时间坐着工作,且要求视力一定要在1.0以上;故能找到适宜于作此工 作的女工很不容易;
⑤.培训周期长:培训出来一个熟练的对位工人最少需要2个月以上,如 果悟性不高将花费更长的时间;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 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工艺,使对位工种更简 单易学,达到降低对熟练工人的依赖度、大大提高大大提高对位精准度和生产 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
S2、将制作好的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固定在曝光机玻璃台面上;
S3、将待对位的印刷线路套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里面,实现曝光 作业。
具体地,S1中,制作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钻孔资料制作:在印刷电路板板的四周工艺边的四个角上各增加2个 圆孔;
S12、生产菲林制作:在正面菲林和反面菲林上分别加上四个靶标孔,所述 靶标孔与所述圆孔的坐标对应;
S13、菲林打孔:用CCD菲林冲孔机或CCD打靶机将所述正面菲林和所述 反面菲林上的四个靶标孔冲出来;
S14、制作成活页夹具:将正面菲林和反面菲林用双面胶固定在一个蚀掉铜 皮的板材条上;
S15、安装Pin钉:将Pin钉用手按进正面菲林和反面菲林上用CCD打靶 机钻好的孔内;再用3M胶在Pin钉的背面封住固定,以免脱落。
具体地,S11中,所述圆孔的直径为3.2mm,所述印刷电路板板上的每个 角上的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为12mm,圆孔边到线路图形的间距为4mm。
较优地,S12中,所述正面菲林和所述反面菲林上的靶标孔错位排列。
较优地,S13中,菲林打孔的精度控制在±0.025mm以内。
较优地,S14中,所述板材条的宽度介于15~25mm之间,所述板材条打磨 光滑,以免粉屑脱落。
较优地,S15中,所述Pin钉的直径为3.15mm。
较优地,S2中,用3M胶将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固定在曝光玻璃 上,固定前将反面菲林底下的垃圾清除干净,以免因此出现开短/路。
较优地,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识别待曝光的印刷线路板上的方向孔, 将待对位的印刷线路板上的圆孔套入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上对应的Pin 钉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
S2、将制作好的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固定在曝光机玻璃台面上;
S3、将待对位的印刷线路套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夹具里面,实现曝光 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活页式线路板Pin钉对位工艺,不需要另配置 对位人员,直接由曝光人员完成,在技术上有如下优势:
①.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一台曝光机可以由节省2~3人;人工成本降低 7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中联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梅州市中联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8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