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带内数据环境中下达非带内数据格式指令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8411.7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3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颜启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0 | 分类号: | G06F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环境 下达 非带内 数据格式 指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inband环境中下达非inband格式指令的系统及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该输入模组由该输入装置接收该用户输入,并将该用户输入转换成一inband格式指令并传送至该格式转换模组;b.利用该格式转换模组接收该输入模组传送的该inband格式指令并转换成一OOB格式指令并输出;c.利用该缓冲器存储该格式转换模组所输出的该OOB格式指令;以及d.利用该扩展器每隔一预设的时间段去读取该缓冲器内的OOB格式指令并执行该OOB格式指令,最后清空该缓冲器。借由上述步骤,本发明可在inband环境中,下达OOB格式指令,避免透过外接装置等连接架构才能下达的OOB格式指令,因外接装置或其他连接架构联机不稳定,导致OOB格式指令无法被稳定下达并执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在inband环境中下达非inband格式指令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一服务器下达指令的方式包括OOB(out of band,带外数据 )与inband(带内数据)两种方式,所谓的OOB是一种在非OS(Operating System)环境下访问服务器的一个访问方法,而inband是在OS下访问服务器使用的访问方法,像是进到OS仅能使用inband的方式存取到硬盘,读写数据。而OOB可以相较于inband进行较进阶的操作如: 透过i2c rw, cpld等等进行较进阶的功能操作, OOB所使用的传输架构一般为透过串口连接(serial connection)或者网络telnet/ssh,但可能会因为外在环境因素,导致联机不稳定,影响沟通顺畅性,甚至导致指令无法成功的下达,或是所下达的指令在传输过程中遭破坏或传输失真,而造成服务器收到且执行不正确的指令。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inband环境中下达非inband格式指令的系统及其方法,其可在inband环境中,下达OOB格式指令,避免透过外接网络装置等连接架构才能下达的OOB格式指令,因外接网络装置或其他网络连接架构由于联机不稳定,导致OOB格式指令无法被正确传送及执行,其中所述inband环境中指的是在进入OS后的环境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inband环境中下达非inband格式指令的系统及其方法,其可在inband环境中,下达OOB格式指令,避免透过外接网络装置等连接架构才能下达的OOB格式指令,因外接网络装置或其他连接架构由于联机不稳定,导致OOB格式指令无法稳定而正确的被传送及接收并被正确的执行,其中所述inband环境中是指进入\执行OS的环境。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inband环境中下达非inband格式指令的系统,其包括一服务器,该服务器电连接一输入装置,用于接收一用户输入,该服务器包括:
一输入模组,其由该输入装置接收该用户输入,将该用户输入转换成一inband格式指令并传送至该格式转换模组;
一格式转换模组,其连接该输入模组,用于接收该输入模组传送的该inband格式指令并转换成一OOB格式指令并输出;
一缓冲器,其与该格式转换模组连接,用于存储该格式转换模组所输出的该OOB格式指令;以及
一扩展器,其与该缓冲器连接,用于每隔一预设的时间段去读取该缓冲器内的OOB格式指令并执行该OOB格式指令,最后清空该缓冲器。
优选地,该输入装置是一键盘、一触控屏幕或一笔记本电脑。
优选地,该输入模组由该输入装置接收该用户输入,且该输入模组侦测该用户输入与一默认格式不符,该输入模组对该用户输入进行格式转换,将该用户输入转换为具有该默认格式的该inband格式指令,再传送至该格式转换模组。
优选地,该默认格式为inband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8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