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18328.X | 申请日: | 2016-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任力;王迎军;刘卅;王琳;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A61M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灌流 医用 高分子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吸附剂由直径分别为1‐10μm、10‐100μm和100‐500μm三种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微球按体积比1:(1‐10):(1‐20)组成;微球吸附剂表面接枝有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或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微球吸附剂中残留单体含量O.D190‐400nm≤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吸附剂表面积为400m2/g‐1800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微球的原料符合FDA规定,二乙烯苯质量含量大于79%,所述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微球能够承受300‐450g重压,且具有2.2‐3.1mmol/g悬挂双键含量。
4.权利要求1所述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微球吸附剂孔径及比表面积的级配:将苯乙烯‐二乙烯苯高分子微球按照直径分别为1‐10μm、10‐100μm和100‐500μm三种尺寸进行分离;按体积比1:(1‐10):(1‐20)将三种尺寸范围内的微球进行混合;
2)微球吸附剂的医用纯化处理:对步骤1)所得为求吸附剂依次利用盐酸、氨水和乙醇水进行清洗,然后对微球吸附剂进行水洗联合处理和梯度淋洗;
3)利用生物活性可控接枝技术在微球吸附剂表面接枝生物活性配基:将步骤2)纯化处理后的微球吸附剂浸于生物活性配基溶液1‐24h;所述生物活性配基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或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然后将微球取出后置于紫外光下进行接枝,其中光的强度为50uw/cm2‐150uw/cm2,接枝时间1‐4h;
4)微球吸附剂的后处理:接枝后的微球取出后,利用缓冲溶液浸泡1‐3h,并利用去离子水清洗;冷冻干燥,得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酸质量浓度为1%‐5%;氨水质量浓度为5%‐10%;乙醇水质量浓度为10‐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活性配基溶液质量浓度为1%‐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光距离待处理溶液1m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冻干燥在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的时间为12‐24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溶液为PBS。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医用高分子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离子水清洗的次数为3‐1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83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