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纹管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17891.5 | 申请日: | 2016-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塑(上海)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1/02 | 分类号: | F16L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25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波纹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波纹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塑料波纹管的连接大多采用承插式连接方式,其结构为每根管子一头是插口,一头是扩口,安装时一般在插口的第2或第3个波纹之间套上橡胶圈,然后插入扩口中,密封圈在扩口和插口间起密封作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扩口外径一般大于管道外径,在堆放和运输时扩口容易变形。
2、扩口一般在成型机中成型,双壁波纹管的扩口普遍采用内外壁合一的平壁双层壁扩口,扩口成型时只有模块与料接触,冷却效果比直管差,(直管生产时外壁由模块冷却,内壁由水套冷却)导致生产速度比只做直管的生产线低20~30%。
3、扩口外壁由模块成型,扩口内壁不接触模具,而扩口内壁是与橡胶圈接触的密封面,这样扩口内径受挤出机挤出量、成型机速度等影响偏差变化比较大。
4、橡胶圈不便在工厂安装,因为套在插口上橡胶圈密封面高出管道外壁,出厂前安装容易使橡胶圈密封面在运输途中损坏。
5、在线扩口时扩口与插口过渡段较长,切割时浪费较大,也就是说成品率下降约3%—5%。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了现有现有波纹管扩口尺寸容易变形、冷却效果差,生产速度慢以及切割浪费等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波纹管连接结构,该波纹管连接结构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品率高,生产速度快,能够有效防止扩口变形且密封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波纹管连接结构,包括待连接的两个波纹管,波纹管的中部为直管段,直管段的一侧为插口段,另一侧为扩口段,两个波纹管的插口段与扩口段相互插接将两个待接波纹管连接,扩口段与插口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嵌装在扩口段的波纹内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管为双壁结构,直管段内壁为圆管结构,外壁为波纹式结构,插口段内壁为圆管结构,插口段外壁为波纹结构,插口段外壁的波纹高度低于直管段外壁的波纹高度,扩口段内壁和扩口段外壁同为波纹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段波纹的高度h1和扩口段波纹的高度h2之和与直管段波纹的高度h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位于扩口段的第2个波纹内壁处,或位于扩口段的第3个波纹内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段外壁和扩口段内壁上设置有防拉脱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本发明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放在插口段的密封圈放在扩口段波纹内,密封面由原来圆度、内径、光洁度都不太好的平壁扩口内壁改成由模具成型的圆度、尺寸、光洁度都能较好控制的插口段外壁。这样就能够大大提升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大大减少了扩口漏水的概率。另外扩口段和插口段的连接平滑过渡基本没有浪费,成品率提高3-5%。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直管段,11为直管段内壁,12为直管段外壁,2为扩口段,21为扩口段内壁,22为扩口段外壁,3为插口段,31为插口段内壁,32为插口段外壁,4为密封圈,5为防拉脱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波纹管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波纹管连接结构,包括待连接的两个波纹管,波纹管的中部为直管段1,直管段1的一侧为插口段3,另一侧为扩口段2,两个波纹管的插口段3与扩口段2相互插接将两个待接波纹管连接,扩口段2与插口段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4且密封圈4嵌装在扩口段2的波纹内壁处。密封圈4位于扩口段2的第2个波纹内壁处,或位于扩口段2的第3个波纹内壁处。
本发明将放在插口段3的密封圈4放在扩口段2波纹内,密封面由原来圆度、内径、光洁度都不太好的平壁扩口内壁改成由模具成型的圆度、尺寸、光洁度都能较好控制的插口段外壁32。能够大大提升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大大减少了扩口漏水的概率。另外扩口段2和插口段3的连接平滑过渡基本没有浪费,成品率提高3-5%。同时这种连接结构可以将橡胶密封圈4的组装放在出厂前,不会出现中途损坏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塑(上海)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光塑(上海)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7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石墨化炉抽气管道连接弯头
- 下一篇:过墙管、墙孔盖及过墙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