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滚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7231.7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7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钦俊 |
主分类号: | H05B6/14 | 分类号: | H05B6/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滚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滚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加热的滚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滚轮,一般是装设涡卷线圈,其为了装设涡卷线圈必须使其具有一中空容置孔,其加工及装设仍有不便之处;再者,涡卷线圈的配置加热方式,则有加热不均、加热速度慢及加热效率均仍有待改善的空间。
因此,所述已知加热滚轮的缺失仍然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滚轮,其可使制作较为简易,结构较为简单,且可提高加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滚轮,包含有一筒件,具有一轴向形成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的筒身,多个线孔轴向贯穿该筒身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一线组,具有一导线穿设该筒件的线孔,该筒件两两相邻线孔内导线的穿设方向为相反,并导接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滚轮,包含有一筒件,具有一轴向形成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的筒身,多个线孔轴向贯穿该筒身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两线组,各具有多个导线穿设该筒件的线孔;其中一线组的导线于第一侧导接电源正极,于第二侧导接电源负极;另一线组的导线于第一侧导接电源负极,于第二侧导接电源正极。
借此,本发明加热滚轮,利用间隔的导线穿设方向为相反,两两导线之间即各自形成加热涡流,即可使提高加热效率。
较佳地,该筒件具有至少一环槽对应各线孔,各线孔的通口通出至该环槽的底缘。
较佳地,该筒件的环槽形成圆环状。
较佳地,该两两相邻线孔中心形成一间距,该线孔中心至筒身的外周面形成一隔距,该间距大于或等于该隔距。
较佳地,该各线孔中穿设多个导线。
较佳地,同一导线于同一线孔重复穿设多次。
较佳地,该筒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合接合而成。
较佳地,该多个筒件各自穿设一该线组。
较佳地,该多个筒件穿设一该线组。
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加热滚轮的详细构造及特点,将在后续的实施方式中予以详尽描述。然而,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理应了解,这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筒件10
筒身11
第一侧13
第二侧14
环槽15
线孔16
通口161
线组20
导线21
并接导件22
间距D1
隔距D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通篇说明书中所指的内、外、上、下等有关方向性的形容词,均是以本发明附图中的方向为基准。
以下将借由所列举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其中: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加热滚轮,包含有:
一筒件10,具有一筒身11轴向形成有第一侧13及一第二侧14。
该筒件10还具有两环槽15分别在该第一侧13与第二侧14,该筒件10的环槽15形成圆环状。
该筒件10还具有多个线孔16呈环状排列地轴向贯穿该筒身11的第一侧13与第二侧14。
其中,各线孔16的通口通出至该环槽15的底缘。即,该各线孔16穿出该各环槽15形成一通口161。
换言之,该筒件10的两环槽15对应各线孔16。
其中,该两两相邻线孔16中心形成一间距D1,该线孔16中心至筒身11的外周面111形成一隔距D2,该间距D1大于或等于该隔距D2。
一线组20,具有一导线21穿设该筒件10的线孔16,由第一侧13穿入由第二侧14穿出,再由第二侧14相邻的另一线孔16穿回,并依该顺序持续穿设该导线21于线孔16,全部线孔16均须穿设。但,本发明不限定依相邻顺序穿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钦俊,未经周钦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7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