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分流‑汇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6858.0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大祥;比力格吐;万伟;黄青松;谢炎林;汪晓煜;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02 | 分类号: | F28D1/02;F28F3/04;F28F9/24;F28F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分流 汇流 结构 通道 换热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相关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由此引起的温度迅速升高也成为制约其高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对此,作为能够保证微电子产品稳定可靠工作的热控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微通道换热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适合于紧凑型封装、散热性能高,被认为是高热流密度问题有效的解决途径。普通的微通道换热器是在金属或硅基底上加工出若干平行排布的矩形、三角形、梯形等开式微通道结构,用盖板耦合封装成冷却液微流道,与外界连接而形成冷却液回路。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通道连接层传递到微通道结构,被微通道内流动的冷却液带走,从而实现电子元器件散热的目的。目前的微通道换热器主要采用平行的微通道阵列,当流体进入微通道后,同时进行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发展。当热边界层还未达到充分发展区域,传热系数和努赛尔系数都比较大,传热性能比较好,但是随着流动的展开,传热系数和努赛尔系数迅速下降,从而导致明显的传热性能降低,已无法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要求。此外,平行微通道结构由于流道横截面积沿流向一致,在两相沸腾形成气泡时,会导致通道中间的压力大,驱动气泡往流向上游流动,从而导致严重的沸腾非稳定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微通道换热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显著强化传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廉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分流-汇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一金属微通道基体;所述基体上成形有多个翅片单元,所述翅片单元沿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上镜像对称排列成第一翅片单元对和第二翅片单元对;所述第一翅片单元对和第二翅片单元对呈反向设置;
所述第一翅片单元对和第二翅片单元对沿着流体流动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并且所述第一翅片单元对的翅片单元的间距大于第二翅片单元的中翅片单元的间距,使得位于上游的第二翅片单元对的后端嵌入位于其下游的第一翅片单元对的前端并形成汇流通道;位于下游的第二翅片单元对的前端嵌入位于其上游的第一单元翅片对的后端并形成分流通道;从而在所述基体上形成沿着流体流动方向的分流-汇流通道;
所述分流-汇流通道在所述基体的表面沿着与流体流动垂直的方向进行阵列排布,形成微通道结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单元由至少两段翅片构成;所述两段翅片由转折部分连接,使得所述翅片单元的外轮廓为Y字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翅片单元对前端的翅片单元的间距为0.6-1.0mm,后端的翅片单元的间距为1.2-2.4mm;所述汇流通道和分流通道的宽度为0.1-0.4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的厚度为0.5-2mm,所述翅片中第一段长度为3-10mm,第二段与第一段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由转折部分连接后,在垂直于流体流向上间隔距离为1-2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折部分形状为竖直线、斜线、圆弧、椭圆弧、抛物线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分流-汇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出一块金属基体,对其表面进行去毛刺处理;
2)将金属基体用夹具固定到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工作台上,利用杠杆百分表对基体待加工的表面进行校平;根据微通道结构的形状及尺寸设置电极加工路径,采用微细电火花成形工艺加工出所述微通道结构;
3)取下工件,对加工后的金属基体进行清洗,得到微通道结构;
4)将得到的交叉Y形结构微通道结构与上盖板通过钎焊进行连接,并与外部的接管及水泵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强制循环回路,得到完整的微通道换热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微通道基体为铜基板或铝基板或不锈钢基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公开的具有分流-汇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多段翅片的结构形式增加了与流体的接触面积,可以形成了更多的汽化核心,这样更加有利于制冷工质的相变传热;并且断续的翅片结构可以增加流体的扰动,对于低雷诺数的流动条件,这种扰动可以在流体阻力增加较少的前提下增强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6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枪的前置击发机构
- 下一篇:水泥生产中预热器的撒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