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小型自动饺子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6271.X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为;陈垚;朱宇文;韩宇澎;郭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1C5/00 | 分类号: | A21C5/00;A21C9/06;A21C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合 切面机构 输送带 自动饺子机 推送机构 饺子 电子控制设备 快速制作 平行设置 占用空间 传动带 主动轮 包制 全程 | ||
一种家用小型自动饺子机,包括:切面机构、包合机构和推送机构,其中:切面机构和包合机构对应设置于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的上侧和下侧,推送机构与包合机构相连,切面机构、包合机构以及输送带通过第一传动带与同一主动轮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不需要电子控制设备即可实现饺子的连续、快速制作,占用空间小,在饺子的包制过程中,全程均无需手工操作,操作简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食品加工机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家用小型自动饺子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饺子机主要有灌肠式和包合式两种方式。这类自动饺子机体积较大,价格昂贵,耗电量大,仅适用于食品企业的批量化生产,不适合普通家庭的使用。而已有的家用饺子机为半自动或完全手动式,操作复杂,且不能够实现自动连续包制。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314808U,公开日为2012年10月04日,公开了家用饺子机,该装置包括机架、出馅机构、夹合装置、推馅装置,所属机架内部设有传动机构,机架上部安装有出馅机构,出馅机构的前部有出馅口,出馅口的上部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推馅装置,出馅口的下方设有夹合装置和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由两个半球型凹面槽组成,该成型槽位于出馅口的正下方。但该装置需要手动放置切好的圆形饺子皮和取出包好的饺子,操作复杂,效率低下,且不能够实现自动连续包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家用小型自动饺子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切面机构、包合机构和推送机构,其中:切面机构和包合机构对应设置于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的上侧和下侧,推送机构与包合机构相连,切面机构、包合机构以及输送带通过第一传动带与同一主动轮相连。
所述的切面机构包括:第一从动轮、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环形刀片和设有圆形孔的切面下板,其中:第一从动轮与环形刀片相连,切面下板设置于两条输送带之间,环形刀片与圆形孔相配合以切割出圆形饺子皮。
所述的环形刀片与第一从动轮通过连杆相连。
所述的包合机构包括成型模具和通过连杆与成型模具相连的第二从动轮。
所述的成型模具包括:左成型槽和右成型槽,其中:左成型槽与右成型槽转动相连,且随着第二从动轮的转动,左成型槽和右成型槽周期性闭合开启以完成饺子的包合。
所述的推送机构包括:推动杆和固定杆,其中:固定杆与成型模具固定相连,推动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
所述的推动杆的一端与切面下板相连,其另一端位于成型模具上方。
所述的切面机构一侧设有出馅机构,以在面皮上添加馅料。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不需要电子控制设备即可实现饺子的连续、快速制作,占用空间小,在饺子的包制过程中,全程均无需手工操作,操作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面下板位置示意图;
图3为推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切面机构、2 包合机构、3 出馅机构、4 推送机构、5 第一传动带、6 第二传动带、7 输送带、101 环形刀片、102 切面下板、103 第一水平限位孔、104 第一从动轮、201 成型模具、202 第二从动轮、203 第二水平限位孔、401 固定杆、402 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6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捷式面条机
- 下一篇:带快速醒面装置的简易恒温式混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