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腔体泡茶专用茶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5699.2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9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欣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体 泡茶 专用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属于一种杯子。
背景技术
在中国及至全球,不少人每天都饮茶。
在泡茶的人群中,除了极少量的人使用粉末状茶叶的袋泡茶叶之外,绝大部分的人群使用的是成片的茶叶。
泡茶后,人们饮用茶水时,往往不得不同时也喝入几张茶叶,不得不吐出,显得有点麻烦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茶叶和茶水分开得干净彻底的茶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本发明的总体方案
1、总体而言,本发明属于一种双腔体泡茶专用茶杯,包括茶杯主体,其特征是,
所述茶杯主体的内腔还包括一个中隔板,所述中隔板把所述茶杯主体分隔成一左一右共两个腔体,所述两腔体包括储茶水大腔体和储茶叶小腔体,其中:
所述中隔板还包括至少30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直径约2毫米,只允许茶水在上述两个腔体之间自动流动,阻隔了所述成片的茶叶通过;
假如不放入成片的茶叶,而是放入未经包裹的粉末装茶叶末,则其同样也可以任意自动通过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体泡茶专用茶杯,其特征是,
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其直径约3毫米,总数为3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体泡茶专用茶杯,其特征是,
所述通孔的形状为长条形,其长度为10毫米,宽度为3毫米,总数为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体泡茶专用茶杯,其特征是,
所述中隔板可以拆下,也可以反复装入和拆卸并清洗。
二、本发明的用法
本发明的用法也简单,就是放入茶叶时,将成片的茶叶单独放入所述储茶叶小腔体内,而不得放入所述储茶水大腔体内。
倒入开水时,既可以倒入所述储茶叶小腔体内,也可以倒入所述储茶水大腔体内。
等到饮茶水时,只能饮用在所述储茶水大腔体内的茶水。
综上可知,本发明具有可以将茶叶和茶水分开得干净彻底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茶杯主体,其中:所述茶杯主体的内腔还包括一个中隔板,所述中隔板把所述茶杯主体分隔成一左一右共两个腔体,所述两腔体包括储茶水大腔体和储茶叶小腔体,其中:
所述中隔板还包括至少30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直径约2毫米,只允许茶水在上述两个腔体之间自动流动,阻隔了所述成片的茶叶通过;
假如不放入成片的茶叶,而是放入未经包裹的粉末装茶叶末,则其同样也可以任意自动通过所述通孔。
另外,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其直径约3毫米,总数为3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欣,未经李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5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