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检测汽油中甲醇、甲缩醛或苯胺类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3054.5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江;郝晓辉;赵亮;翟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楚翔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检测 汽油 甲醇 甲缩醛 苯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油甲醇、甲缩醛或苯胺类定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汽油中甲醇、甲缩醛或苯胺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汽油中含有甲醇的危害
甲醇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易燃、有毒液体,易受氧化脱氢而成甲醛,不易与汽油中的烃类互溶。甲醇是典型的神经毒物,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主要损害人的神经和视觉系统,具有显著的麻醉作用。甲醇汽油是在普通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醇及助溶剂后混配而成,根据加入比例不同分别称作M5、M15、M85等。
汽油中加入甲醇后会出现一些新特点:一是油耗增加,甲醇的热值为19.6MJ,远低于汽油的43.50MJ,因此使用甲醇后油耗随着甲醇掺入量增加而增加。二是分水性增强,甲醇汽油在少量水分存在的情况下易发生相分离,影响储存和汽车正常运转。三是抗爆性提高,甲醇的抗爆性能较好,可以提高汽油的抗爆性。四是腐蚀严重,甲醇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含有酸性物质,而且甲醇本身的吸水性使之在储存过程中含有少量的有机酸,以及甲醇燃烧后产生的甲醛、甲酸等,这些都会对发动机产生较为严重的腐蚀和磨损。五是对橡胶材料的溶胀性增加。甲醇汽油对汽车供油系统橡胶部件的溶胀作用较大,对油泵的密封及其他部件的合成橡胶材料大都有腐蚀、溶胀、软化和龟裂作用,对化油器金属有斑蚀作用,甚至对树脂滤芯及金属滤芯也有腐蚀作用。六是低温启动性变差,由于甲醇的蒸发潜热比汽油高3倍,低温条件下,甲醇汽油不易起动。纯甲醇在化油器中燃烧的理论空燃比为6.45,比汽油正常燃烧所需的理论空燃比15低得多,使汽车运转性能不良,驱动性能下降,影响最大功率的发挥,不利于汽车加速,严重时将影响汽车的驱动性能。七是蒸汽压显著增加。甲醇的饱和蒸汽压为33Kpa,调入汽油后,调合油的蒸汽压显著增加。八是污染物排放有升有降,甲醇的含氧量为50%,使用甲醇汽油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减少汽车一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但是未燃烧的甲醇及醛类排放则较普通汽油有明显增加。
由于甲醇有毒,在储运、销售、使用,特别是车辆维修保养时,毒性防范难。从环保角度看,以甲醇为动力的车辆尽管常规的有害气体(如CO和HC)减少,但甲醛的排放量为普通汽油3-6倍。从热值角度看,甲醇为普通汽油的一半不到,因而行驶相同的距离,甲醇的耗量约是汽油的2倍。特别是甲醇汽油的腐蚀性问题,尽管国内外已成功开发了各种金属腐蚀抑制剂,加入甲醇汽油后可部分抑制或减缓腐蚀的发生,但不能完全保证汽车耐久性要求。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汽车厂商均反对在车用汽油中添加甲醇,并声称对使用甲醇汽油的汽车不负保修责任,国际上甲醇燃料汽车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日渐萎缩。
二、汽油中含有甲缩醛的危害
甲缩醛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有机溶剂。由于价格低廉,每吨3000—4500元,许多调油厂家为降低成本,使用甲缩醛生产汽油,主要危害:
1、蒸气压比较大,夏天使用时,易产生气阻,严重影响正常使用;
2、辛烷值不够,热值低、动力不足,发动机发抖、爆震,加速性差,易熄火;
3、吸水乳化,当甲缩醛掺入油中,溶水试验不能通过;
4、调和汽油馏程不达标,尤其后段馏程不合格。
三、汽油中含有甲基萘的危害
由于甲基萘的辛烷值可达200以上,一些调和厂家用萘及衍生物兑入汽油中以增强汽油的抗爆性,初期使用该油品会有加速有力的感觉,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汽缸壁积碳增加、活塞阻力增大、行程减少,机油滤网堵塞,排放黑烟,发动机功率大幅下降。
汽油中含有N-甲基苯胺的危害
N-甲基苯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致辞癌物质,是卫生部门列出的高毒化合物。
由于N-甲基苯胺辛烷值可达300,汽油中含有N-甲基苯胺虽抗爆能力优良,但毒性大,环境安全性差,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燃烧后削弱发动机动力性能,积碳增多,严重损伤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汽油中甲醇、甲缩醛或苯胺类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楚翔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楚翔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3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