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过滤用微孔陶瓷盘及过滤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12990.4 | 申请日: | 2016-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廖忠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50 | 分类号: | B01D29/50;B01D29/05;B01D29/6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1120 | 代理人: | 刘冰心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微孔 陶瓷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中的过滤组件及装置。属物理方法分离类(B01D)。
(二)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工业活动与消费活动的增加,水资源也受到一定污染。近年来水处理中过滤装置、过滤材料均有极大的发展,且针对不同原水的净化而有所不同。
传统广泛使用的水处理过滤材料是有机膜(按孔眼大小为0.1-1.0um,可分为:MF、UF、NF、RO膜),NF和RO膜的材料主要以聚砜类有机材料为主的复合膜,复合膜的衬体和过滤层总厚度一般都在0.4mm以下,过滤层的皮层厚度仅为20-200nm,皮层厚了,膜的高透量保持不住,薄了过滤层的强度不够。在膜的反冲洗和再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损坏有机膜的皮层,因此有机膜很难在满负荷条件下保证3年以上的过滤使用寿命,而且有机膜在使用过程中水质往往随压力和温度波动,压力大温度高则水质差,压力小温度低则水质好,导致成品水的质量总是处于波动状态。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通过RO膜输出的净水,由于质量不稳定,所有厂家的产品几乎达不到直接饮用的标准。
近年来出现采用无机膜作为过滤材料。无机膜主要指陶瓷膜、玻璃膜、金属膜、分子筛碳膜或陶瓷和金属的混合膜,这种膜也以孔眼的大小分类也为MF、UF、NF、RO四种。由于无机膜具有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清洁状态好、容易再生和清洗的特性,因此使用寿命长,用于水处理过程中有长达6~12年以上的稳定性。而且耐酸碱,耐高压水冲洗,因此是过滤膜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有陶瓷膜过滤装置一般采用单体陶瓷罐和单片陶瓷片,这种方式生产量和效率远运不能满足工业化需要。
中国专利申请<脉动加压式出入型夹层陶瓷膜及其系统201380054039.5>虽然也公开了一种多组陶瓷膜的过滤装置,但这种结构过滤面的提高也受限,也难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过滤的工业化生产需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水过滤用微孔陶瓷盘及过滤柱,就是解决现有国内外采用多层有机膜过滤装置不耐温、易堵塞、净水质量不稳定、膜寿命短、制造难、造价高等问题。其二是解决现有陶瓷膜过滤装置结构不能满足工业化需要,难以广泛应用的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水过滤用微孔陶瓷盘,包括由微孔陶瓷作的圆盘,其特征是:
1)陶瓷盘由外流盘1和内流盘2组成;外流盘或内流盘均由上、下两圆盘构成。上、下两圆盘最外圆边缘处均有粘胶将上、下盘粘结的外密封圆环1.1、2.1;上、下两圆盘中心孔11A旁均开有装密封圈3的内密封环槽1.4、2.4。2)外流盘中原水竖向外通道1.2设在紧靠外密封圆环内侧且周向均布,内流盘原水竖向内通道2.2设在紧靠内密封环槽外周且周向均布。3)外流盘或内流盘上、下两圆盘表面均开有连接原水竖向内、外通道的原水扇形水平通道1.3、2.3。4)外流盘或内流盘上、下两圆盘在中心孔11A周边均开有引出净水的外流盘凈水中心孔1.5、内流盘凈水中心孔2.5;上、下两圆盘间称为夹缝;外流盘夹缝中开有与外流盘凈水中心孔连通的净水夹缝内渗道1.6;在内流盘夹缝中开有与内流盘凈水中心孔连通的凈水夹缝渗道2.6。5)在原水竖向内、外通道外周与夹缝交叉处,沿夹缝上、下两圆盘上分别开有上环缺口、下环缺口,在两环缺口中充满密封胶,由此形成夹缝密封1.7、2.7,可防止原水直接从夹缝泄漏。
上述原水竖向外通道可采用矩形孔,原水竖向内通道可采用圆孔。上述原水扇形水平通道内和夹缝内均可装周向隔板。夹缝内还可装竖向支撑件。
上述水过滤用的微孔陶瓷盘组装成的过滤柱,包括:原水进口、原水出口、净水出口;其特征是:1)在柱壳内组装至少一组由上述外流盘和内流盘组成的陶瓷盘,进而形成多组陶瓷盘。2)在多组陶瓷盘上、下两端压装有原水竖向通孔的上、下塑料压盖;上、下塑料压盖两端装有带密封的上、下不锈钢密封盖;并设贯穿多组陶瓷盘、塑料压盖、不锈钢密封盖中心孔的并锁紧用的中心螺杆。3)原水进口、原水出口可开在上或下不锈钢密封盖上。净水出口开在中心螺杆上端或下端装的密封引水套侧面。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2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顶盒控制装置
- 下一篇:网络综合布线曲率半径实验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