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的铺设方法及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11957.X | 申请日: | 2016-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章智;胡柏春;金艺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地下 综合 铺设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的铺设方法及结构,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现有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构筑方法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存在截面尺寸过大、材料用量多、成本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的铺设方法及结构,以保证在地下综合管廊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的铺设方法,按以下步骤施工:
第一步、先在预制场制作所需的底板、侧板、中间框架和顶板备用;
第二步、用挖沟设备在地面挖沟;沟的宽度略大于底板宽度,沟的深度大于中间框架高度;
第三步、将底板的定位槽向上沿沟的长度方向平放在沟底;
第四步、将两块侧板与底板上的定位槽对齐摆放在底板的定位槽上;
第五步、将中间框架上的立柱与底板上的定位孔对齐插入定位孔中;
第六步、将顶板的定位槽向下,并将顶板的定位孔与中间框架上的立柱对齐摆放在中间框架上;
第七步、将挖沟时挖出的土回填至两侧板外侧及顶板之上;
第八步、用实心砖将中间框架上的空格砌封;
第九步、在侧板内侧、底板顶面以及现砌实心砖墙两侧安装管线支架;
上述是一段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的铺设步骤,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整个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的铺设,铺设时每隔20米留一道变形缝;整个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的铺设完毕后,最后进行管线的铺设。
前述方法中,所述变形缝四周采用竹席板围堵后,再回填土。
前述方法中,所述底板、侧板、中间框架和顶板的接缝处采用水泥灌注。
前述方法中,所述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外应进行防水处理。
按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包括铺设在地沟底部的底板,底板中间设有一组定位孔,定位孔与中间框架上的立柱底部定位连接;底板两侧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侧板底部定位连接,中间框架上的立柱顶部与顶板中间的一组定位孔定位连接;顶板两侧的定位槽与侧板顶部定位连接,构成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
前述结构中,所述中间框架的立柱与立柱之间经上梁和下梁连接。
前述结构中,所述中间框架的立柱与上梁和下梁之间为现砌实心砖墙。
前述结构中,所述侧板内侧、底板顶面以及现砌实心砖墙两侧均设有管线支架,管线支架上铺设有管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保证地下综合管廊使用安全的情况下,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了少资源的浪费,本发明利用框架良好的力学性能,通过改变中间厚板的形式,尽量减少混凝土及钢筋量,从而达到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本发明提高了其抗弯截面系数与横截面积的比值,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工程投资,使结构更具合理性、经济性,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为工程建设进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间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砌有实心墙的中间框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段组合完成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定位孔,3—中间框架,4—立柱,5—定位槽,6—侧板,7—顶板,8—上梁,9—下梁,10—现砌实心砖墙,11—管线支架,12—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多仓地下综合管廊的铺设方法,如图1所示:按以下步骤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1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