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1027.4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郭胜光;胡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澳通电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H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五路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模块 智能 耦合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智能腔体耦合器包括耦 合器腔体、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耦合端口、直通杆、耦合杆、耦合杆功率吸 收负载、聚四氟乙烯定位块、耦合度调节杆、两个正向定向检测模块和两个反 向定向检测模块;其中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耦合端口分别固定在腔体上,在 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之间设有直通杆,该直通杆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端口和输出 端口锡焊焊接;而耦合端口和耦合杆功率吸收负载之间通过耦合杆锡焊焊接; 耦合杆功率吸收负载另一端与耦合器腔体固定接地;耦合度调节杆固定在腔体 侧壁上;输入端口正向定向检测模块、输出端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分别固定在 直通杆同一侧腔体底板上,耦合端口正向定向检测模块、耦合端口反向定向检 测模块分别固定在耦合杆两侧的腔体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输 入端口正向定向检测模块、输出端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耦合端口正向/反向定 向检测模块均包括F型耦合天线、窄带带通滤波器、RFID封装芯片、50欧姆吸 收电阻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腔体耦合 器输入端口至输出端口之间的直通杆同一侧放置的两个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 分别用于检测输入端口的输入信号和输出端口的反射信号,腔体耦合器耦合端 口的耦合杆两侧放置的两个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分别用于检测耦合端口的耦 合输出信号和耦合端口的反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端 口正向定向检测模块、输出端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通过无磁性螺丝和定位柱分 别固定在直通杆同一侧腔体底板上,输入端口正向定向检测模块靠近输入端口, 而输出端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靠近输出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耦合端口正 向定向检测模块、耦合端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通过无磁性螺丝和定位柱分别固 定在耦合杆两侧的腔体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直通杆 通过聚四氟乙烯定位块定位,耦合杆通过聚四氟乙烯块定位;耦合度调节杆由 无头螺丝和聚四氟乙烯圆柱构成并通过无头螺丝固定在腔体的侧壁上。
7.一种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耦合器腔体压铸成型,用N型头座固定在耦合器腔体上,制成输入端口、 输出端口以及耦合端口;
直通杆和耦合杆定位后分别与N型头座制成的端口用焊锡焊接;其中,直 通杆两端锡焊连接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而耦合杆锡焊连接耦合端口和耦合杆 功率吸收负载;
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直通杆的同一侧分别放置的一个输入端口正向 定向检测模块和一个输出端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
耦合端口的耦合杆两侧固定设置了一个耦合端口正向定向检测模块和一个 耦合端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
两个正向定向检测模块与两个反向定向检测模块分别通过定位柱和无磁性 螺丝固定在腔体内底板上;
用无磁性螺丝上好腔体盖板后,通过耦合度调节杆微小调整耦合器的耦合 度,得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耦合器腔体压铸成型,耦合器腔体内部镀银,将N型头座用无磁性螺丝固定 在耦合器腔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直通杆和耦合杆用铜材冲压成型再镀银,通过聚四氟乙烯定位块定位;耦合 杆一端与耦合杆功率吸收负载电阻焊接,再与耦合器腔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检测模块的智能腔体耦合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正、反向定向检测模块均由F型耦合天线、窄带带通滤波器、RFID封装芯片、 50欧姆吸收电阻组成,上述器件通过焊接安装在PCB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澳通电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澳通电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10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连接系统
- 下一篇:基于阶梯阻抗谐振器的紧凑双频带通超宽带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