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插座压铆并检测排除不良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9359.9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铁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07C5/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检测 排除 不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插座压铆并检测排除不良品装置,包括滚筒输送线、载具、铆压机、抬升机构、CCD检测装置和不良品排除机构;滚筒输送线包括一对围板和铰接在围板上的传动辊,滚筒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段、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和第四输送段;抬升机构包括升降板和固定在升降板下端面的升降气缸,升降板的上端面两侧成型有两个抬升定位销,载具的下端面两侧开设有两个与抬升定位销配合的定位槽;不良品排除机构包括拦截单元、推动气缸、不良品收集盒和开设在围板上的推进孔、排出孔,推进孔和排出孔相向开设在一对围板上,不良品收集盒设置在排出孔的一侧。本发明的铆压工序、不良品检测均采用机器自动作业,且能将不良品自动挑选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上的插座压铆检测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对插座压铆并检测排除不良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源等设备上使用的单颗插座(母头)组装、压铆、铆点及外观检测等加工工艺,一般以人工流水线形式,由人工组装端子或线材连接器,然后手工放入冲床上铆压完成,铆压完成后,产品中不良品的检测也是通过肉眼检查完成,然后人工将不良品挑出。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产品品质难以保证,而且需要较多的人力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铆压工序、不良品检测均采用机器自动作业,且能将不良品自动挑选出,准确率高、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对插座压铆并检测排除不良品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插座压铆并检测排除不良品装置,包括滚筒输送线、载具、铆压机、抬升机构、CCD检测装置和不良品排除机构;
所述滚筒输送线包括一对围板和铰接在所述一对围板上的传动辊,滚筒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段、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和第四输送段,所述第一输送段、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和第四输送段依次首尾衔接;
所述载具位于滚筒输送线上,滚筒输送线驱动载具前行;
所述铆压机横跨在第三输送段的上方,所述抬升机构位于铆压机正对着的滚筒输送线的下方,抬升机构包括升降板和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下端面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板的上端面两侧成型有两个抬升定位销,载具的下端面两侧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抬升定位销配合的定位槽,两个抬升定位销可穿过所述滚筒输送线的传动辊之间的间隙进而将载具抬起;
所述CCD检测装置位于第三输送段的旁侧,按第三输送环段的输送方向,CCD检测装置位于铆压机的前方;
所述不良品排除机构位于第四输送段上,不良品排除机构包括拦截单元、推动气缸、不良品收集盒和开设在所述围板上的推进孔、排出孔,所述拦截单元与CCD检测装置连接,拦截单元位于传动辊的上方,拦截单元对插座产品中的不良品进行拦截,所述推进孔和排出孔相向地开设在一对围板上,所述推动气缸设置在推进孔的一侧,推动气缸的活塞轴正对推进孔且可穿过推进孔,推动气缸与CCD检测装置连接,所述不良品收集盒设置在排出孔的一侧,载具上的插座产品可通过排出孔落入不良品收集盒中;
所述推进孔和排出孔的尺寸相同且大于插座产品的尺寸;
所述滚筒输送线、载具、铆压机、抬升机构、CCD检测装置和不良品排除机构均设置在基座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装有插座产品的载具将待铆压的产品及线材连接器或端子压紧,滚筒输送线将载具输送至第三输送段上的铆压机下,此时,抬升机构的升降气缸动作,带动升降板上的两个抬升定位销穿过传动辊之间的间隙插入载具下端面的两个定位槽中,进而将载具和产品顶起以固定,铆压机采用冲压方式下压完成冲铆,冲铆完成后,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下降,从而带动载具和产品重新置放在传动辊上,传动辊继续输送载具和产品;当载具运行到CCD检测装置附近时,CCD检测装置动作摄取待检测产品的图片,CCD检测装置预先将完好产品的图片存储,检测时与待检测产品比对,程序经过运算判断是否为良品,若非良品,则不良品排除机构动作,将载具上的不良品排出;至此,完成了产品的压铆检测并将不良品排出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铁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铁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9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