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酸和检测转基因水稻B1C893及其衍生系的方法以及试剂盒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9349.5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樱;魏岁军;邓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95;C12Q1/6837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王浩然 |
地址: | 41012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 检测 转基因 水稻 b1c893 及其 衍生 方法 以及 试剂盒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转基因水稻B1C893的旁侧序列核酸,其包括右旁侧序列核酸和/或左旁侧序列核酸;所述右旁侧序列核酸的序列为SEQ ID NO.1或SEQ ID NO.1的片段;所述左旁侧序列核酸的序列为SEQ ID NO.9或SEQ ID NO.9的片段。本发明还提供了与转基因水稻B1C893的旁侧序列核酸互补的核酸。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转基因水稻B1C893及其产品的方法、引物、探针、试剂盒、基因芯片和它们的用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成功地实现了转基因水稻B1C893或者由B1C893通过各种育种方法产生的含有该核酸片段的水稻衍生系及其产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核酸、检测转基因水稻及其产品的方法、引物对、探针、试剂盒、基因芯片和它们的用途。
背景技术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ISAAA)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15亿公顷,比2013年的1.752亿公顷增长了3.6%;转基因作物在1995年至2014年间产生了多种重大效益:采用转基因技术使化学农药的使用率降低了37%,作物产量提高了22%,农民利润增加了68%(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5,35(1):1-14)。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人们对其遗传转化和育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自第1批转基因水稻植株1988年问世以来,含有各种优良性状,如抗虫、抗除草剂、抗菌、抗病毒或营养改良,的转基因水稻相继研发成功。但各国对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生产态度谨慎,仅有1999年美国批准了2个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品种LL62和LL06的商业化种植(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or petition 98-329-01p.Determination of nonregulated status for ric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rglufosinate herbicide tolerance,1999),2004年伊朗开始规模化种植抗虫转基因水稻(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2005.ISAAA Brief No 34,2005),2007年美国批准转重组人乳铁蛋白、溶菌酶、血清白蛋白3种基因的水稻在控制条件下种植(Finding of no significant impact and decision notice.Issuance ofpermits to grow genetically engineer rice producing recombinant humanlactoferrin,lysozyme or serum albumin,2007)。我国在水稻转基因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很多转基因水稻品种已被获准进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2009年转Bt基因抗螟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标志着我国转基因水稻具备了商业化生产的基本条件;2014年底“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获得延期,有效期至2019年。为了平衡贸易利益、满足公众关切、控制潜在风险、加强工商监管,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评价和标识制度。我国现行对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管理依据的是国务院2001年5月23日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农业部2002年1月5日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3个配套规章。为了实现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标识管理,保障转基因产品的有效监管和转基因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提出了严格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9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