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接地极系统及互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9265.1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2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义隆;张波;廖永力;国建宝;曹方圆;李锐海;陈欢;何金良;孟晓波;何竞松;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清华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接地极 直流换流站 分流效果 重新调整 汇流点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接地系统 直流输电系统 连接线 互联 接地极线路 电流分配 发生故障 分流能力 放射状 换流站 接地极 汇流 费力 传输 汇聚 分配 | ||
1.一种直流接地极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总汇流点的位置、换流站汇流点的位置、接地极汇流点的位置,所述换流站汇流点的位置根据直流换流站的相对位置和地理位置特征确定;所述接地极汇流点的位置根据直流接地极的相对位置和地理位置特征确定;所述总汇流点的位置根据换流站汇流点的位置、接地极汇流点的位置、直流换流站的相对位置、直流接地极的相对位置和地理位置特征确定;
获得直流接地极所在地区的表层土壤、深层土壤的电阻率分布;
将多个直流接地极构成的接地极区域内的入地直流电流在地中形成的电流场,与地上交流电网对应的直流电路相关联,确定接地极区域内流过变电站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电流最小值,计算获得每个接地极所能分担的最大直流电流;
搭建以各个直流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连接线电阻为元件的放射状直流接地极群等效直流电路,并以各个直流接地极入地直流电流值和总汇流点电位最小为变量的目标函数,求得各个直流接地极和总汇流点的连接线电阻值;
以所述连接线电阻值,以及确定的总汇流点与各直流接地极的相对位置确定相应接地极与总汇流点连接线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来确定连接线的选择;
将总汇流点、各级接地极汇流点与各直流接地极通过连接线相连,使各处接地极联合起来构成放射状直流接地极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地极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磁探测法获得直流接地极所在地区的表层土壤、深层土壤的电阻率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地极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场路耦合方法将多个直流接地极构成的接地极区域内的入地电流在地中形成的电流场,与地上交流电网对应的直流电路相关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地极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增的直流换流站直接与总汇流点或换流站汇流点相连;和/或,
将新增的直流接地极直接与总汇流点或接地极汇流点相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接地极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线选择确定后,在连接线上安装电阻调节装置,电阻调节装置选用电阻值小的档位,则其所在的连接线所能分担的直流电流变大;相反,选用电阻值大的档位,其所在的连接线所能分担的直流电流变小。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地极互联方法的直流接地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直流接地极、一个以上直流换流站和总汇流点,所有直流接地极和直流换流站分别与所述总汇流点通过连接线连接,形成放射状直流接地极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接地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汇流点与部分直流换流站通过多级换流站汇流点连接,并且相邻级的换流站汇流点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接地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汇流点与部分直流接地极通过多级接地极汇流点连接,并且相邻级的接地极汇流点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接地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一个以上线路,其中同一时间点只有一个线路连通所述直流接地极与所述接地极汇流点或总汇流点。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接地极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线上安装有电阻调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清华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清华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92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