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抱箍固定工字轮线头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9108.0 | 申请日: | 2016-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韶淼;刘涛;赵泽伟;唐正宁;沈培玉;李楠;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47/24 | 分类号: | B21C4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固定 工字轮 线头 方法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线材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工字轮收线机的一种弹性抱箍固 定工字轮线头的方法和装置。
电线、电缆、钢丝绳、通信、电子等行业需要大量的金属线材制品,为了使金属制品整 齐美观,便于产品的使用与运输,一般需要将金属丝线卷绕成型。目前,广泛使用的金属制 品卷绕设备为工字轮收线机。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装置在金属丝线卷绕收线过程中,能够自动 固定工字轮上剪断的金属丝线头,防止线头松动以及工字轮线圈松散。
背景技术
在金属线材制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工字轮收线机绕卷收线是一道重要的工艺过程。该过 程是将线材成品或半成品卷绕在工字轮上之后,剪断线材、固定线头,完成收卷。现有技术 中,一般采用人工固定线头,费工费时,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
现代工业生产中,金属线材制品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其需求量与产量快速增长,因此, 对金属线材制品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线材卷绕加工迫切需要一 种用于工字轮收线机线头的固定方法和装置,以实现线材收卷的自动化要求,降低工人劳动 强度,提高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金属线材制品绕卷收线过程中人工固定线头的繁琐操作问题,提 出一种弹性抱箍固定工字轮线头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实现了工 字轮绕卷收线时线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和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发明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抱箍固定工字轮线头的方法和装置,是利用弹性抱箍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 形,开口扩张后抱住绕线工字轮,实现绕线工字轮线头的自动固定。包括倾斜角度可调的工 字轮导轨,其上滚动的绕线工字轮;固定安装且呈一定倾斜角度的抱箍储盒,其上端设有抱 箍入口;推杆,其指向弹性抱箍的一端固定连接真空吸盘,另一端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 推杆由气缸带动伸缩,使真空吸盘随推杆推送与返回;弹性抱箍,其开口侧面对绕线工字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其中,开口侧面对绕线工字轮的弹性抱箍置放于抱箍储盒呈一致排列,特别是弹性抱箍 开口侧设有圆弧翻边,便于弹性抱箍在抱箍储盒中下落,而且使得绕线工字轮易于卡入弹性 抱箍,同时保护金属丝线表面。
其中,抱箍储盒面向工字轮导轨的斜面侧下端设有抱箍出口,所述抱箍出口在宽度方向 上对准于沿工字轮导轨滚下的绕线工字轮,并且装置有合页门,所述合页门通过弹簧铰链与 抱箍储盒铰接。特别是合页门上下合页开有等径的半圆孔,所述合页合拢时形成吸盘通口, 便于推杆、挡杆以及真空吸盘返回。
其中,抱箍储盒背向工字轮导轨的斜面侧下端设有吸盘入口,使所述推杆和真空吸盘能 通过此入口吸住弹性抱箍,并进行推送与返回。
其中,推杆上侧固定一挡杆,特别是所述挡杆长度为推杆行程、高度高于真空吸盘,当 位于抱箍储盒底部弹性抱箍被推出时,其上弹性抱箍落下至挡杆,以保证推杆在推送和返回 过程中,挡杆上方的弹性抱箍开口方向和上下位置保持不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气缸驱动推杆及真空吸盘,使真空吸盘推动位于抱箍储盒底部的 弹性抱箍,使弹性抱箍推开合页门后至指定工位,利用弹性抱箍的弹性变形抱住依靠自重沿 工字轮轨道滚下的绕线工字轮,实现了绕线工字轮线头的自动固定,代替了繁琐的人工操作, 省时省力,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推杆即将推送弹性抱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弹性抱箍被推出抱箍储盒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弹性抱箍被推送到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抱箍储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弹性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被弹性抱箍包裹的绕线工字轮示意图。
图中:1.工字轮导轨,2.绕线工字轮,3.抱箍出口,4.真空吸盘,5.抱箍储盒,6.吸 盘入口,7.推杆,8.挡杆9.弹性抱箍,10.抱箍入口,11.弹簧铰链,12.合页门,13.线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9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换模式薄壁钢管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棒拉丝机中的喂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