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实木炭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8414.2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雁;黄俊昆;黄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L5/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实木炭的制造方法,将木材剩余物送入削片机制成木片,送入刨片机再碎,制成刨花,对刨花进行干燥处理,按照质量比为刨花:细煤粉:细黄泥粉=7:2:1的比例将刨花、细煤粉和细黄泥粉分别称重后混合调匀,向树叉模具内装入入模料,装完入模料后,将树叉模具送入小型冷压机,由加装金属压头的冷压机沿树叉模具的开口方向将木刨花料挤紧压实,取出压实成树叉状的入模料,送入炭化炉烧炭,制成具有实木形状的仿实木炭,本发明具利用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的低廉的木质剩余物材料,经特殊工艺处理,生产出具有天然木材外观和燃烧热值的木炭,该项技术能够满足因天然林禁伐导致实木炭严重溃乏的问题,填补了国内木炭市场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实木炭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原木,烧炭的原材料也从实木变成了机制刨花,机制炭在给人们带来各种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些许问题。近来热播的几部古装剧甚至出现几千年前的古人用机制炭烤火的笑话而广受垢病,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生产出具有天然木材外观和燃烧热值的机制仿实木炭,满足人民大众对实木炭的巨大需求,成为林业工作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实木炭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仿实木炭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山场木材剩余物和工厂木材剩余物送入削片机制成木片;
步骤2:将木片送入刨片机再碎,并过震动筛,制成刨花;
步骤3:对刨花进行干燥处理,将刨花送入干燥箱干燥,在120℃的干燥温度下,干燥2~6小时,使得干燥后的刨花含水率在6%以下;
步骤4:取热值在6500千卡/公斤以上的烟煤,挑出烟煤中混入的小块煤矸石,随后将烟煤经粉碎后过震动筛制成细煤粉;
步骤5:将黄泥土经晒干后打碎,过筛制成细黄泥粉;
步骤6:制作入模料:按照质量比为刨花:细煤粉:细黄泥粉=7:2:1的比例将刨花、细煤粉和细黄泥粉分别称重后,混合调匀;
步骤7:制作模具,将海砂制成树叉形状,向制成树叉形状的海砂内倒入钢水制成树叉模具,待树叉模具冷却后,用喷砂磨削的方式去除树叉模具内壁突出的钢质或粘附的砂质,使树叉模具的内壁光滑;
步骤8:用切割锯沿树叉模具的对称中心线对半切开分成两个模具组件,两个模具组件一边装绞链连接,另一边焊接两块钻孔钢板并用螺栓连接;
步骤9:用毛刷蘸取熔化的石蜡液均匀地涂刷树叉模具的内壁部分,随后向树叉模具内装入入模料,装完入模料后,将树叉模具送入小型冷压机,由加装金属压头的冷压机沿树叉模具的开口方向将木刨花料挤紧压实;
步骤10:松开树叉模具的两个模具组件的螺栓连接,打开树叉模具,取出压实成树叉状的入模料,送入炭化炉烧炭,制成具有实木形状的仿实木炭。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山场木材剩余物为造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包括枝丫材、弯曲材、梢头和造材下脚料,工厂木材剩余物为加工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包括制材板皮、旋切碎单板、旋切木芯、家具生产剩余物、锯屑和机制刨花。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黄泥土为粘土。
进一步的,在步骤7中,树叉形状为包含一个主干且主干向外周延伸有若干分支杆的形状。
进一步的,在步骤9中,重复向树叉模具内装填入模料进行压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8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浆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节修复土壤固化重金属的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