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7781.0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国;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K13/02;C08K3/36;C08K3/22;C08K3/34;C08K5/14;C08K3/40;C08J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瓷化 阻燃 硅橡胶 泡沫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硅橡胶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的环保及安全意识逐渐增强,加强环境保护及安全防范早已经成为人类共识。因此,无卤化、低烟低毒、高效化是目前阻燃研究趋势;其次,传统的阻燃材料发生火灾时,材料的力学性能等迅速降低,如仅使用氢氧化铝阻燃剂,燃烧灰烬为粉状,完全丧失力学性能,易给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二次伤害。如何提高人们的逃生及救援时间,会是阻燃材料另一研究重点,而可瓷化阻燃材料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原料质量分数如:
硅橡胶100份,
发泡剂1~12份,
发泡助剂1~10份,
硫化剂1~5份,
补强剂1~40份,
结构控制剂1~10份,
阻燃剂1~40份,
瓷化填料1~20份,
瓷化助剂1~15份。
其中,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胶,其乙烯基含量为0.26%,分子量为50-60万,质量份数为100份。其中,所述发泡剂为亚硝基化合物,N,N’-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和N,N’-二甲基-N,N’-二亚硝基对苯二甲酰胺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2∶1~1∶2之间,份数为1~12份,6~10份较佳。
其中,所用发泡助剂为尿素衍生物尿素脂,份数为1~10份,5~8份较佳。
其中,所述补强剂为:纳米白炭黑,粒径为5-45nm,其比表面积为145~325m2/g。
其中,所述结构控制剂为羟基甲基乙烯基硅油与硅氮烷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4~4∶1之间。
其中,所述硫化剂包括如下过氧化物硫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2,4-二氯化氧化苯甲酰(DCBP)和过氧化苯甲酰(BPO)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1,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乙烷(DBPMH)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1。
其中,所述阻燃剂为:纳米氢氧化铝和纳米氢氧化镁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3~3∶1之间,纳米氢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为30nm和纳米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为20nm。
其中,所用瓷化填料为云母和高岭土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1,云母的粒径为10-15微米,密度为3.5g/cm3,所述瓷化助剂为:玻璃粉,平均粒径为2.5±0.5微米,密度为2.7g/cm3。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制备发法。
一种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制备发法,其制备工艺如下:
(1)将硅橡胶100份,补强剂1~40份,在密炼机共混5~10分钟,再在开炼机上打5~15次两面三刀及三角包,至混合均匀下片,在烘箱180℃下加热2小时,然后室温下停放1天,即混炼胶。
(2)在开炼机上依次加入混炼胶、结构控制剂、发泡剂及发泡助剂、阻燃剂、瓷化填料及瓷化助剂、硫化剂,40℃打两面三刀及三角包20~30次,至混合均匀,下片。
(3)在平板硫化机上,130℃一段硫化7分钟,在烘箱160℃下,二段硫化50分钟,即制得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传统的阻燃材料发生火灾时,材料的力学性能等迅速降低,如仅使用氢氧化铝阻燃剂,燃烧灰烬为粉状,完全丧失力学性能。给人们的人身安全易造成二次伤害。
本发明的特别之处在于:利用传统的原料,甲基乙烯基硅胶、白炭黑、羟基硅油、亚硝基化合物、尿素衍生物、阻燃剂、瓷化填料、瓷化助剂、过氧化物硫化剂等,将瓷化概念引入了阻燃理论,制备出了一种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其阻燃性能优良,高温尺寸稳定性优良,低温(450-500℃)即可瓷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以供参考理解,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可瓷化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原料质量分数如:
硅橡胶100份,
发泡剂6份,
发泡助剂5份,
硫化剂5份,
补强剂20份,
结构控制剂5份,
阻燃剂20份,
瓷化填料10份,
瓷化助剂5份。
其制备工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7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