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7546.3 | 申请日: | 2016-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曲行舟;曲罡;张家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行舟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50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封闭 可变 刚度 阻尼 系统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悬架系统的减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中安装的减振装置多采用液力阻尼系统,用于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液力阻尼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减震装置中弹性元件与液力阻尼系统并联安装,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液力阻尼系统内的推头上下移动推动液压缸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所述弹性元件的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阻尼系统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在已知采用液力阻尼系统的减震装置中,推动液压油的活塞与缸体之间,与活塞相连的活塞杆与缸体之间都是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由于推头与缸体之间以及推头杆与缸体之间都有相对运动,在专业技术领域对所述有相对运动的密封称为动密封,在实际使用中,动密封很容易磨损或损坏,造成液压油泄漏(内泄或外泄),进而影响整个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04784415U,名称为一种液体阻尼减震器的专利。公开号CN204784417U,名称为一种液体变阻尼减震器的专利。所述两个专利都采用传统的阻尼孔起到阻尼作用且没有拉杆(或活塞杆)的设计不适合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于汽车悬架系统的具有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减震装置,所述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中没有所述的动密封,减少了漏油现象的发生几率,从而实现所述减震装置的长寿命。
本发明具有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减震装置,包括刚性缸体、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推头、拉杆、托盘,固定螺母、弹簧组成。所述刚性缸体由缸体底板,缸体套筒,连接螺栓,无杆腔弹性油囊固定板,缸体顶板,隔离筒体、导向套连接组装而成。所述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由有杆腔中空环形体护套,有杆腔弹性中空环形体弹性油囊,无杆腔弹性油囊护套,无杆腔弹性油囊,第一阻尼管,第二阻尼管,单向调节阀,注油口连接组装而成,所述第一阻尼管与所述单向调节阀串联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单向调节阀来改变节流孔径,从而达到改变所述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阻尼刚度的目的。
所述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中的第一阻尼管的两端分别与无杆腔弹性油囊和有杆腔弹性中空环形体弹性油囊相连通。所述第二阻尼管的安装和固定方式与所述第一阻尼管相同。无杆腔弹性油囊安装在无杆腔内并固定无杆腔弹性油囊固定板上,所述无杆腔弹性油囊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刚性缸体顶板上,有杆腔弹性中空环形体弹性油囊安装在有杆腔内并固定在刚性缸体的底板上。所述推头位于所述无杆腔弹性油囊和所述有杆腔弹性中空环形体弹性油囊之间,当所述推头运动压迫所述无杆腔弹性油囊时,所述无杆腔弹性油囊时的液压油经过所述第一阻尼管和第二阻尼管流入所述有杆腔弹性中空环形体弹性油囊内。反之,则所述液压油反向流动。由于液压油在所述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中流动,推头和推头杆与缸体之间不需要安装用于密封液压油的密封圈,减少了漏油故障的发生。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减震装置,使起到阻尼作用的液压油在全密闭的没有动密封的阻尼系统中流动,减少漏油故障的发生,使用寿命明显提高,且用阻尼管代替阻尼孔,更有利于提高阻尼效果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减震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全封闭可变刚度阻尼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螺母,2、连杆,3、缸体底板,4、有杆腔中空环形体护套,
5、有杆腔弹性中空环形体弹性油囊,6、缸体套筒,7、无杆腔弹性油囊护套,8、无杆腔弹性油囊,
9、第一阻尼管,10、单向调节阀,11、注油口,12、连接螺栓,
13、无杆腔弹性油囊固定板,14、缸体顶板,15、推头,16、阻尼管固定卡扣,
17、隔离筒体,18、弹簧,19、第二阻尼管,20、导向套,21、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第一、第二“等包含在术语中的序数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排序,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针对推头15的“上面”和“向上”中的“上”指靠近缸体顶板14方向。“下面”和“向下”中的“下”指靠近缸体底板3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行舟,未经曲行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7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导航的电动车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双离合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