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07405.1 | 申请日: | 2016-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付景鑫;孙卫东;陆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通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C02F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氧化物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材预制:将氧化铝与蜂窝陶瓷用纯净水洗净,去除表面杂质后沥水阴干后进行低温烘干;
S2、催化剂母液制备:将浓度为30wt%~50wt%的Cu(NO3)2溶液、浓度为30wt%~50%wt%的Mn(NO3)2溶液和浓度为5wt%~10wt%的Ce(NO3)3溶液按体积比为2∶7∶1的比例混合均匀,以制得第一中间体催化剂母液,同时将浓度为30wt%~50%wt%的Mn(NO3)2溶液和浓度为5wt%~10wt%的Ce(NO3)3溶液按体积比为9∶1的比例混合均匀,以制得第二中间体催化剂母液;
S3、基材第一次浸渍:将步骤S1预制后的氧化铝与蜂窝陶瓷在第一中间体催化剂母液浸泡4-6小时后沥干备用;
S4、基材首次焙烧:将步骤S3制得的基材放入反应炉中分三次并以相同升温速率分别从室温连续升温至60摄氏度、150摄氏度及300摄氏度进行焙烧,并分别保温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以制备得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一中间体;
S5、将步骤S4中所制得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一中间体在第二中间体催化剂母液中浸泡2-4小时后沥干备用;
S6、基材二次焙烧:将步骤S5制得的基材放入反应炉中分四次并以相同升温速率分别从室温连续升温至60摄氏度、150摄氏度、300摄氏度及650摄氏度进行焙烧,并分别保温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以制备得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二中间体;
S7、清洗:将步骤S6所制得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二中间体使用KOH溶液清洗后阴干分层叠加布置以制备得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氧化铝为氧化铝球,所述氧化铝球的粒径为3~5mm;所述步骤S1中的蜂窝陶瓷的蜂窝孔径为3-5mm,且蜂窝陶瓷的厚度大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低温烘干”具体为:在烘箱中从室温升温至60摄氏度并保温4-6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将低温烘干后的氧化铝与蜂窝陶瓷进行风淋处理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首先将步骤S3制得的基材放入反应炉进行焙烧,并将反应炉在2小时内从室温升温至60摄氏度并保温3小时;然后在2小内从60摄氏度升温至150摄氏度并保温0.5小时;然后,在2小时内升温至300摄氏度并保温0.5小时;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以制备得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一中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将步骤S5制得的基材放入反应炉进行焙烧,并将反应炉在2小时内从室温升温至60摄氏度并保温3小时;然后在2小内从60摄氏度升温至150摄氏度并保温0.5小时;然后,在2小时内升温至300摄氏度并保温0.5小时;最后,在2小时内升温至650摄氏度并保温1小时;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以制备得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二中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和/或步骤S6中还包括对基材进行至少2次翻动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OH溶液的浓度为5wt%~10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包括管式反应炉或者流化床反应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通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创通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74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