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06427.6 申请日: 2016-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5749227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发明(设计)人: 王一飞;王亦梁;刘秋英;利奕成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9/06
代理公司: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代理人: 刘晔
地址: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艾叶 治疗 原发性 尿酸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食谱与饮食结构的改变,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升高最为明显。尿酸是一弱酸,溶解度低,无生理功能。在正常人体液pH7.4的环境中呈尿酸钠形式,在酸性液体中呈尿酸形式,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一是外源性,主要来源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另外是内源性,从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同位素跟踪研究,体内尿酸池中尿酸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约750mg,排出500-1000mg,约2/3经尿排泄,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在正常人体内,血循环中99%以上的尿酸以尿酸钠盐(简称尿酸盐)形式存在,血清尿酸盐波动于较窄的范围,据国内资料,男性平均为5.7mg/dl,女性4.3mg/dl。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指一种不伴有其它获得性疾病的先天性尿酸代谢障碍所致的血清尿酸水平增高或尿酸盐沉积和以痛风综合症为主的临床表现。单纯高尿酸血症在中医古籍中未见记载,仅仅对痛风有类似记载。如《金匿要略》谓之历节;《诸病源侯论》曰“脚下有结物,牢铆如石,痛如锥刀所刺”;《丹溪手镜》曰“痛风,血久得热,感寒冒湿不得远行,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亦有血虚痰疲经络,上下作痛”。关于痛风的病名在中医古籍记载亦有“痛风”之名,丝明代龚廷贤先生《万病回春》一书中记述二痛风者,遍身骨节走注疼痛也。谓之白虎历节风。”此后医家将痹证中的痛痹、行痹并列称之为痛风。

现代中医学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机多认为是正虚那实,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主。

目前公开的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发明专利有很多,但是基本上是西药类,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054282.8,公开一种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括非布司他或其他衍生物和丙磺舒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载体;该药物组合物中起主要药效的非布司他以及丙磺舒都具一定的肝肾毒性,而且药剂形式也比较单一,适用性不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性广、见效快疗程短、使用方便的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提供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含艾叶、秦皮、伸筋草、郁金、麦冬、车前草、白药子、川芎、白芷、瑞香花、干姜和甘草的制备原料。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下述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

更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艾叶、秦皮、伸筋草、郁金、麦冬、甘草去杂质,洗净、烘干,粉碎成粗粉;

(2)将车前草去除表层,洗净、烘干,粉碎成粗粉;

(3)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的粗粉混合均匀后,加入6-12倍量水浸泡1-3小时,煎煮3-5小时;过滤,滤渣加入3-6倍量水,煎煮2-4小时;过滤,滤渣再次加入1-3倍量水,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滤液浓缩至55-6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浓缩液,备用;

(4)称取白药子、川芎、白芷、瑞香花、干姜,用5-10倍量体积比为60-90%的乙醇提取2-3次,每次5-8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滤液至60-65℃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浓缩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3)和步骤(4)制成的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后过80-200目筛,得到均匀的细粉,制成常用的药物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或散剂等常用的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用组分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6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