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放电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6131.4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1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古田友之;依田慎司;川原章义;中岛廉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H7/04 | 分类号: | B23H7/04;B23H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范胜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放电加工机。
背景技术
若利用线放电加工机进行放电加工,则加工面的形状成为复制有大致线形状的形状。线基本上存在上下引导件间的距离越大、则中央部的挠曲量越增加的趋势,因此,存在板厚越厚、则加工面的直线度精度(straightness accuracy)越恶化的趋势。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日本特开昭62-1526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112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717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6054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50298号公报、WO93/01017号、WO2007/032114号以及WO2008/050404号中记载有如下方法:使用线圈等电感器,来测定在上下的导体中流动的加工电流,根据加工电流的比率计算出放电位置,在防止由放电集中导致的断线的同时,防止由放电集中导致的形状精度的恶化。另外,在日本特开昭60-29230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方法:使用分压电阻,还是对在上下的导体中流动的加工电流进行测定,根据加工电流的比率计算出放电位置,防止由放电集中导致的断线的同时,防止由放电集中导致的形状精度的恶化。
另外,如果工件板厚变厚,则线中央部的挠曲量尤其变大,在中央部附近,线和工件之间(=极间)的间隙量变窄。在现有技术中,只要加工电压是一瞬变高,就判断为极间的状态良好,而与放电延迟时间无关地,在所有放电过程中流动有较大的加工电流。结果,在大量发生放电延迟时间较短的放电的工件中央部,加工量变得过多,存在板厚越厚、直线度精度越恶化的趋势。
因此,利用与极间存在相关性的放电延迟时间,在放电延迟时间比预定值短的情况下,通过使加工电流小于正常值、或不施加加工电流,来减小厚板中央部的加工量,因此,工件的直线度精度得以提高,对此从本发明中的实验变得明确。
与此相关联,发明的目的与本发明的目的不同,以防止线断线为目的,但作为与本发明同样地使用了放电延迟时间的现有例子,存在以下那样的内容。在日本特开昭58-211826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为了防止极间较窄的情况下的断线,在放电延迟时间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供给小于正常电流的电流。
在日本特开平10-315052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为了在加工状态恶化而产生了直接放电等的情况下防止线的断线,在测定出的放电延迟时间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异常,暂时停止施加由主放电电路进行的加工电流。
在日本专利第5510616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为了防止线的断线,在放电延迟时间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缩短加工电流的施加时间、或中止施加而插入休止时间。
在日本特开平5-177436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5-69230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内容:通过根据极间的状态来施加加工电流,从而防止断线,因此,放电延迟时间越长,越延长施加时间,放电延迟时间越短,越缩短施加时间。
在日本特开昭62-1526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112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717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6054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50298号公报、WO93/01017号、WO2007/032114号、WO2008/050404号、日本特开昭60-29230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方法:通过使用线圈、分压电阻来检测放电位置,防止由放电集中导致的断线,并且防止由放电集中导致的形状精度的恶化。在这些方法中,需要由线圈和分压电阻等构成的检测电路、对从检测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结构复杂且昂贵、或需要用于对检测电路、模拟电路的误差进行校正的校正方法。
另外,应用日本特开昭58-21182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15052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5106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7743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69230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在为了提高厚板加工的直线度精度而进行了适当调整的情况下,认为:与作为本来目的的防止线的断线不同,厚板加工的直线度精度也一定程度被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6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仪
- 下一篇: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