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迹可调的肢体协同运动康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5951.1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1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查海星;胡保华;赵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A63B22/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迹 可调 肢体 协同 运动 康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迹可调的肢体协同运动康复机构,属于康复医疗和运动健身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康复运动训练器是用于人体的运动训练,尤其是对于患有多发性硬化症,中风和偏瘫,截肢,肌力障碍等患者具有重要的疗效,大多研究将上肢康复和下肢康复分开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在训练方式上有采用悬吊减重式、卧式、坐式、外骨骼式等.但现有的康复训练器在设计上并没有专门针对肢体协同康复训练,并且采用悬吊方式下的训练使患者重心偏高、身体出现不稳定摆动现象,外骨骼式操作复杂,圆周运动训练轨迹单一,不能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
为此开发出一款可实现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并且轨迹可调的康复运动训练器已成为必然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迹可调的肢体协同运动康复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刚度较好,也可嫁接到其他康复训练器械上,能够满足幅度可调的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迹可调的肢体协同运动康复机构:
所述康复机构由下肢训练装置、上肢训练装置和机架构成;
所述下肢训练装置采用曲柄滑块结构,包括曲柄、第一连杆、滑块、导轨以及脚踏;
所述上肢训练装置采用II级杆组结构,包括第二连杆、摇杆以及手柄;
所述曲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首端铰接,第一连杆的末端铰接于所述滑块上,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所述脚踏安装在脚踏支撑杆上,所述脚踏支撑杆连接在第一连杆上。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摇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摇杆的上端安装有手柄。
所述曲柄与第一连杆的铰接点位置可调,具体是在曲柄或第一连杆的杆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连接孔,曲柄与第一连杆之间通过插入在连接孔中的销轴铰接。
所述脚踏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相对位置可调,具体是:所述脚踏支撑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形成V字形连接,脚踏在脚踏支撑杆上的相对位置随调。
所述脚踏支撑杆由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杆构成V字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构成伸缩式连接,并能通过定位螺栓锁紧。
所述导轨为长条形结构,导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的下部,导轨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纵向设置的导轨滑槽连接,所述导轨滑槽的底部固定于机架的延伸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应用范围广,可以实现上下肢的协同康复训练;
2)该机构的训练幅度可调,可以根据训练者/康复者的不同身高和不同的康复期来调整曲柄与第一连杆的连接点、第二支撑杆的伸长度、以及导轨的倾角来选择相应的康复训练幅度,以满足个性化的康复需求;通过以上的调整,可以改变脚踏的运动轨迹、手柄的运动轨迹,以各种类椭圆的轨迹运行,以适应不同康复时期/不同身高的训练者的训练需求;
3)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便于集成到其他康复运动器械、轮椅、吊床等;
4)本发明训练模式多样,使用过程中将曲柄以180°或0°的相位角布置于机架的左右两侧,以实现同步/异步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肢体协同运动康复机构示意图;图2为坐式下的人—机康复运动示意图。
图中标号:1曲柄,2第一连杆,3滑块,4导轨,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脚踏,8第二连杆,9摇杆,10手柄,11定位螺栓,12机架,13人体模型,14脚踏轨迹,15手柄轨迹,16连接孔,17导轨滑槽,18螺栓。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轨迹可调的肢体协同运动康复机构,其是由下肢训练装置、上肢训练装置和机架12构成;
其中,下肢训练装置采用曲柄滑块结构,该下肢训练装置包括曲柄1、第一连杆2、滑块3、导轨4以及脚踏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5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