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光纤传感技术实现电缆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5170.2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王全强;凌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G01K1/02;G01F23/29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光纤 传感 技术 实现 电缆 电力设备 在线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领域,涉及一种通过光纤传感技术实现电缆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基础运行数据的釆集源头和命令执行单元,同时也是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电网运行领域中的深入运用,通过光纤传感器在电缆井内可以实时获取电缆本体及通道的详细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很好地推进了配电网智能化建设。
相对于目前配电网检测技术,智能配电网的优势表现为:设备数据采集的实时性,隐患信息主动获取,数据高度共享,系统可扩展性强,高级应用的智能化水平高等。目前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因配网设备分布范围广而隐蔽、多点而分散且监测设备不易取电,配网设备工作状态监测和巡检工作一直是薄弱环节,虽然高级应用也在配电网系统中得以应用,但是仍不够智能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光纤传感技术实现电缆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电缆井电力设备本体及通道的工作状态,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电力公司内网计算机软件控制设备进行解析,将现场实时获取的监测数据根据算法模型的管控逻辑对现场设备本体及通道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产生告警,提升运维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缓解运维人员工作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通过光纤传感技术实现电缆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缆井内安装光纤传感器,敷设光缆至就近站房,连接至计算机控制设备;
2)计算机控制设备根据各参数特性解析光谱数据,获取传感器监测值;
3)监测数据接入电力公司内网,首先归集到“智能运检管控平台”,根据电缆精益化模块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电缆井内设备工作状态数据;
4)根据设备工作状态数据对现场设备进行故障分析或者检修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产生告警信息。
本发明中,光纤传感器包括:测量电缆本体温度的电缆光纤温度传感器、测量井内环境温度的环境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水位传感器。光缆与光纤传感器及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尾纤熔纤连接。
进一步,根据电缆精益化模块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算法模型参与计算的数据有电缆井内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天气数据、降雨信息、电路实时负荷信息、设备台帐信息,分为电缆浸水与未浸水(根据水位情况和台帐信息获取)两个模型进行计算,当电缆浸入水中时,考虑水与空气的比热容差,做出相应补偿,从而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台账信息包括设备的名称、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型号、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以及根据设备类型不同所具备的扩展信息。
本发明电缆井内安装光纤传感器,无需取电,通过光纤传感技术检测电缆井电力设备本体及通道的工作状态,通过光纤网络把监测数据传输到电力公司内网,将现场实时获取的监测数据根据算法模型的管控逻辑对现场设备本体及通道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产生告警,提升运维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缓解运维人员工作强度。
该方法不仅实现了智能配网实时监测与隐患情况主动上报,智能化水平也适应与当前以及未来的智能化配电网建设。
附图说明
图1是通过光纤传感技术获取电缆井内设备及环境参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通过光纤传感技术实现电缆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电缆井内安装的传感器包括测量电缆本体温度的光纤温度传感器、测量井内环境温度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水位传感器等。光缆与传感器及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尾纤熔纤连接。
敷设光缆至就近站房,连接至计算机控制设备;
2)计算机控制设备根据各参数特性解析光谱数据,获取传感器监测值;
3)监测数据接入电力公司内网,首先归集到“智能运检管控平台”,根据电缆精益化模块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电缆井内设备工作状态数据;算法模型参与计算的数据有电缆井内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天气数据、降雨信息、电路实时负荷信息、设备台帐信息等,分为电缆浸水与未浸水(根据水位情况和台帐信息获取)两个模型进行计算,当电缆浸入水中时,考虑水与空气的比热容差,做出相应补偿,从而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台账信息包括设备的名称、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型号、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以及根据设备类型不同所具备的扩展信息。
4)根据设备工作状态数据对现场设备进行故障分析或者检修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产生告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5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