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5050.2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0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浪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医疗 康复 行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医疗康复助行装置主要用于各种腿脚不方便的病者进行辅助性行走,并得到此类患者的广泛应用;现有的医疗康复助行装置包括左前支架、右前支架、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左前支架的顶端通过左连接架与左后支架连接,右前支架的顶端通过右连接架与右后支架连接,并在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均设置有扶手;这种医疗康复助行装置使用中发现,其功能过于单一,并且无法按照患者身高臂长进行适应性调节,适应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用于坐靠,并且可进行适应性调节的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
本发明的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包括左前支架、右前支架、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左前支架的顶端通过左连接架与左后支架连接,右前支架的顶端通过右连接架与右后支架连接,并在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均设置有扶手;还包括左加强筋和右加强筋,所述左加强筋的前端与左前支架连接,所述左加强筋的后端与左后支架连接,所述右加强筋的前端与右前支架连接,所述右加强筋的后端与右后支架连接,还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第一座板,所述左支架底端与左加强筋固定,所述左支架顶端与左支撑板左端固定,所述右支架底端与右加强筋固定,所述右支架顶端与右支撑板右端固定,并且所述座板底端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顶端接触,所述座板的左端通过左弹簧与左连接架连接,所述座板的右端通过右弹簧与右连接架连接;还包括左调节架、右调节架和调节管,所述左调节架的左端与左后支架固定,所述右调节架的右端与右后支架固定,所述左调节架的右端和右调节架的左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左调节架的右端和右调节架的左端均插入并螺装至所述调节管的内部。
本发明的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所述扶手的底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插入并卡装在扶手的卡槽内。
本发明的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还包括植物篮,所述植物篮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调节管的旋转进行横向调整,从而可根据用户身高臂长进行适应性调节,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座板的设置可以在用户使用较累时进行坐靠休息,非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包括左前支架1、右前支架2、左后支架3和右后支架4,左前支架的顶端通过左连接架5与左后支架连接,右前支架的顶端通过右连接架6与右后支架连接,并在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均设置有扶手7;还包括左加强筋8和右加强筋,左加强筋的前端与左前支架连接,左加强筋的后端与左后支架连接,右加强筋的前端与右前支架连接,右加强筋的后端与右后支架连接,还包括左支架9、右支架10、左支撑板11、右支撑板和第一座板12,左支架底端与左加强筋固定,左支架顶端与左支撑板左端固定,右支架底端与右加强筋固定,右支架顶端与右支撑板右端固定,并且座板底端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顶端接触,座板的左端通过左弹簧与左连接架连接,座板的右端通过右弹簧13与右连接架连接;还包括左调节架14、右调节架15和调节管16,左调节架的左端与左后支架固定,右调节架的右端与右后支架固定,左调节架的右端和右调节架的左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左调节架的右端和右调节架的左端均插入并螺装至调节管的内部;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调节管的旋转进行横向调整,从而可根据用户身高臂长进行适应性调节,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座板的设置可以在用户使用较累时进行坐靠休息,非常使用。
本发明的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扶手的底端设置有卡槽,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插入并卡装在扶手的卡槽内。
本发明的新型医疗康复助行装置,还包括植物篮17,植物篮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浪,未经杨文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5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椅
- 下一篇:一种智能穿戴导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