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元补血膏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4358.5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琰;宋洪泉;刘奎;徐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06;A61P7/06;A61P1/14;A61P27/02;A61P1/00;A61P17/00;A61K35/36;A61K31/7016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血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元补血膏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医所指的血虚,即现代医学中单位容积血液内的红血球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而言,包括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抗贫血因子缺乏所致的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原因的贫血。中医统称为血虚。其原因很多,如失血、饮食失调、病后体虚等可耗伤气血,而致脾肾亏虚,不能生化气血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口唇苍白、头晕耳鸣、困倦乏力、心慌气短、失眠、血液红血球总数及血红蛋白减少。本病症临床上发病率很高,如产后、术后、病后,无论在农村或城市,均有大量的患者,是一种常见病。
对于血虚的治疗原则,当以补血为主,但同时注意补气,因益气可以生血。并须辨别脾虚与肾虚的主次,分别给予补脾和补肾的方法,以加强气血生化之原。气血两虚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疲劳无力,治法是补气益血,代表方有十全大补汤加减,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熟地、炙甘草,红枣。加减,心悸失眠,加熟枣仁、五味子。心脾两虚证。临床表现有心悸、神疲、食少,腹胀、便溏,舌溃脉弱。脾气虚弱,生血不足,或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均可导致心血亏虚。心血不足,无以气化,则脾气亦虚,两者常互相影响,或为心脾两虚证。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故食少,腹胀,便溏。气血两虚,机能活动减退,故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皆为气血不足之症。治疗方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代表方为归心汤,有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神、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炙甘草,生姜、大枣。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有心悸、耳鸣、眩晕、烦热、口干,治法用滋养肝肾,方药可用女贞子、旱莲草、熟地、炙首乌,枸杞,炙龟板、煅磁石、当归、白芍。加减,皮下出血,加阿胶,仙鹤草。目前中成药,如生血丸,有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紫河车;十全大补丸,药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肉桂。首乌丸,药有炙首乌,地黄,牛膝、桑椹,女贞子、暴旱莲,桑叶、黑芝麻,菟丝子、金樱子,浠签草、补骨脂、银花等。其它尚有当归养血丸。
以上这些药物,组方复杂、成分复杂,除了成本高之外,在生产过程中,不易控制有效成分,产品稳定性能也难以控制,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难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元补血膏及其制作工艺,成分简单,制作工艺简单,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保留有效成分,产品稳定性能好,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症、气血不足之贫血病症、白细胞减少病症以及气虚乏力易疲劳之亚健康病症,具有显著的功效。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保元补血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参150-200份、黄芪400-500份、山药400-500份、枸杞260-350份、大枣260-350份、肉桂70-120份、甘草150-200份、阿胶260-350份、冰糖260-350份、山楂150-200份。
优选的,所述的保元补血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参160-190份、黄芪420-470份、山药420-470份、枸杞280-330份、大枣270-320份、肉桂80-110份、甘草160-190份、阿胶290-310份、冰糖280-320份、山楂160-190份。
优选的,所述的保元补血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参180份、黄芪450份、山药450份、枸杞300份、大枣300份、肉桂90份、甘草180份、阿胶300份、冰糖300份、山楂180份。
一种保元补血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首先将大枣洗净,晾干,去核,备用;
S2、将红参、黄芪、山药、枸杞、大枣、肉桂、甘草、阿胶、山楂混合投入煎煮釜内,加水常温浸泡0.5-2h,浸泡结束后加热煎煮釜至80-110℃,煎煮时间为1-3h,再过滤,收集滤液A和滤渣;
S3、将步骤S2收集的滤渣反复煎煮2-3次,过滤,收集滤液B;
S4、将步骤S1和步骤S2制得的滤液混合放入容器隔夜静置,收集上清液,过滤80目筛,得到滤液C备用;
S5、将冰糖加热70-90℃炼制,再将阿胶烊化处理,将炼制后的冰糖、烊化处理后的阿胶共同兑入滤液C,50-90℃加热搅拌收膏。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药混合物的浸泡时间为1h,浸泡结束后加热煎煮釜至100℃,煎煮时间为1.5h,所述步骤S3反复煎煮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琰,未经王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4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打嗝的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