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国标五孔智能插排的保护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03623.8 | 申请日: | 2016-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潘贺;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琳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53 | 分类号: | H01R13/4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国标 智能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插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国标五孔 智能插排的保护门。
背景技术
为安全起见,现有的插座中有时会为插孔设置保护门。例如, 在三极插座中,三个插孔分别为地线插孔、零线插孔和火线插孔, 在未插入插头时,每个插孔由保护门遮盖。保护门可以在遮盖位 置和打开位置间运动,即:在未插入插头时,保护门可利用一 个弹簧的弹力抵靠在插座支架上,以挡住插座支架上的插孔,起 到保护作用;当插头通过插孔插入并与保护门接触后,可克服 弹簧的弹力推动保护门相对于插座支架移动至其打开位置,使插 头完全插入至插孔中。
由于现有三极插孔的保护门组件的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支架 上,另一端仅抵靠在保护门上,在插座的组装过程中,会容易出 现弹簧起跳的问题,使组装难度升高,影响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国标五孔插排的 保护门,解决了现有智能插排组装过程中弹簧起跳弹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国标五孔智能插排的保护门,包括保护门一和保护 门二,所述保护门一包括左件一、中件一、右件一和连接件,所 述左件一和右件一结构相同,所述左件一和右件一对称一体设置 于所述中件一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件一和右件一内侧的中部的底 部一体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中件一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杆一;
所述保护门二包括左件二、中件二和右件二,所述左件二 和右件二结构相同,所述左件二和右件二对称一体设置于所述中 件二的左右两侧,所述中件二的后端设置有导向杆二;
所述导向杆一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导向杆一左右方向上开有 接插槽,所述接插槽上下贯通所述导向杆一,所述导向杆二包括 安装不和插杆,所述安装部一体设置于所述中件二的后端,所述 插杆体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后端,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接插槽 内。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一的前端面开有圆形插孔,所述插杆为 圆柱体结构,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国标五孔智能插 排的保护门,解决了现有智能插排组装过程中弹簧起跳弹出的问 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 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国标五孔智能插排 的保护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国标五孔智能插排 的保护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保护门一2.保护门二11.左件一
12.中件一13.右件一14.连接件
15.导向杆一16.接插槽17.插孔
21.左件二22.中件二23.右件二
24.导向杆二25.安装部26.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 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 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 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国标五孔智能插排的保护门,包括保 护门一1和保护门二2,所述保护门一1包括左件一11、中件一 12、右件一13和连接件14,所述左件一11和右件一13结构相 同,所述左件一11和右件一13对称一体设置于所述中件一12 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件一11和右件一13内侧的中部的底部一体 设置有所述连接件14,所述中件一12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杆一15;
所述保护门二2包括左件二21、中件二22和右件二23, 所述左件二21和右件二23结构相同,所述左件二21和右件二 23对称一体设置于所述中件二22的左右两侧,所述中件二22的 后端设置有导向杆二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3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