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场发射阴极发射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3113.0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发;张洋;丁梦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1/304 | 分类号: | H01J1/304;H01J29/04;H01J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发射 阴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发射阴极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微纳结构的复合型场发射阴极,属于真空电子器件及微纳米加工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空电子系统的最基本部分是电子源。实际的例子很多,例如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微波放大器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使电子从物质中发射出来的技术,例如热电子发射、场致电子发射、光电子发射以及自释电子发射等(Modinors.A,Field,therminonic,andsecondaryelectronemissionspectroscopy.1984,NewYork.)。
在热电子发射过程中,电子源需要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约1000摄氏度),以使自由电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克服表面势垒的束缚,从表面发射出去。热电子发射是一种简单并且得到实践证实的技术。然而,由于其高温工作环境,具有热电子源的电子器件因为需要额外构造加热和散热结构,体积一般比较大。另外,高温工作过程中,其辐射能量损失也比较大,所以它的电子发射效率并不高。其它缺点还包括:发射器的钝化、热膨胀引起的尺寸变化和由于释放气体导致的真空退化等缺点。
场致发射是与热电子发射完全不同的电子发射技术,场致发射不需要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室温环境下就可以。因此,与热电子源相比,采用场致发射源的电子器件能够做得更小和更轻便。与所有电子发射方式相比,场致发射是唯一一种电子不需要额外获取能量就能进行发射的技术。场致发射能够产生极高的电流密度(在场致发射区可达到107A/cm2,并且场致发射电子的能量扩散比较小。当用形状尖锐的阴极进行场致发射时,产生(场致发射)电流所需要的宏观电场降只需几伏每微米就已经足够了。因此在众多产生电子的方法中,场致发射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最早出现的是微纳尖锥场发射结构,用微机械加工微型针尖的形式发展了非常尖锐的场致发射微结构,这种金属微纳尖锥场发射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但这种结构的开启电压较大,一般在10V/μm以上。
碳纳米管(CNT)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机械及半导体性能,成为场致发射研究的热点(MSJung,HYJung,JSSuh.Horizontallyalignedcarbonnanotubefieldemittershavingalongtermstability.Carbon.2007.45(15).2917-2921;LZhu,YSun,DWHess,etal.Well-alignedopen-endedcarbonnanotubearchitectures:anapproachfordeviceassembly.NanoLetter.2006.6(2).243-247;CKlinke,EDelvigne,JVBarth,etal.Enhancedfieldemissionfrommultiwallcarbonnanotubefilmsbysecondarygrowth.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B.2005.109(46).21677-21680)。其具有相对较低的开启电压,可以达到1V/μm左右,根据阴极制作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传统的CNT场发射阴极制备方法有直接生长法和丝网印刷法,前者CNT方向性好,密度高,引入杂质少;后者适合于规模化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密度高。除此之外,复合电镀或复合化学镀的方法也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CNT场发射阴极制备方法(MinDeng,GuifuDing,YanWang,etal.FabricationofNi-matrixcarbonnanotubefieldemittersusingcompositeelectroplatingandmicromachining.Carbon.2009.47.3466-3471;Yih-MingLiu,YuhSung,Yann-ChengChen,etal.AmethodtofabricatefieldemittersusingelectrolesscodepositedcompositeofMWNTsandNickel.Electrochemicalandsolid-stateletters.2007.10(9).J101-J104;LYWang,JPTu,WXChen,etal.FrictionandwearbehaviorofelectrolessNi-basedCNTcompositecoatings.Wear.2003.254.1289-1293),此类方法可以使CNT和金属电极直接结合甚至嵌入其中,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和更低的开启电压。另外电泳法可以通过控制CNT的分散性、密度、排列方向等制备出具有较高发射电流密度的CNT阴极(StephenLQuale,JanBTalbot.Electrophoreticdepositionofsubstrate-normal-oriented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structures.Journaloftheelectrochemicalsociety.2007.154(8).K25-K28;Sung-KyoungKim,HaiwonLee,HirofumiTanaka,etal.Verticalalignmentof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filmsformedbyelectrophoreticdeposition.Langmuir.2008.24.12936-12942;HitoshiOgihara,MasaruFukasawa,TetsuoSaji.Fabricationofpatternedcarbonnanotubethinfilmsusingelectrophoreticdepositionandultrasonicradiation.Carbon.2011.49.4595-4607;RuiPeng.Designandcharacterizationofamulti-beammicro-CTscannerbasedoncarbonnanotubefieldemissionX-raytechnology.Dissertationsubmittedto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2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3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置台和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断路器的二次回路连接组件和抽屉式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