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2525.2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56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藤冈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12 | 分类号: | B60C11/12;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5-124065(申请日为2015年6月19日)为基础,享有该申请的优先权利。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含同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轮胎,其在胎面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主沟槽,在被两条主沟槽所夹的肋条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延伸的细沟槽(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这样的细沟槽具有确保耐侧滑性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在肋条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刀槽花纹的轮胎(例如参照专利文件2)。由于这种形成有刀槽花纹的肋条接地性变得良好,因此能够确保轮胎的耐偏磨损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3-715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3-20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即使在肋条上形成有锯齿状的细沟槽,若胎面的磨损加重,也有可能变得无法维持耐侧滑性。此外,若在肋条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刀槽花纹,则可确保一定程度的轮胎耐偏磨损性,但希望耐偏磨损性进一步提高。此外,若胎面的磨损加重,则利用刀槽花纹来确保耐偏磨损性的效果有可能变小。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耐侧滑性及耐偏磨损性优异,即使磨损加重也能确保耐侧滑性及耐偏磨损性的充气轮胎。
(二)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主沟槽、以及被所述多条主沟槽中的两条主沟槽所夹的肋条,在所述肋条上形成有锯齿状的细沟槽,该细沟槽由沿某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细沟槽部和沿与所述某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细沟槽部交替排列而成,所述第一细沟槽部具有弯折部,并在包含所述弯折部的部分的沟槽底具有细沟槽底刀槽花纹。
(三)有益效果
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耐侧滑性及耐偏磨损性优异,即使磨损加重也能确保耐侧滑性及耐偏磨损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胎面图案。
图2表示图1的A-B-C-D线的截面图。
图3表示比较例1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
图4表示比较例2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
图5表示比较例3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及图2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中,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胎圈部,胎体层(carcass)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外侧翻折并包裹胎圈部,同时形成充气轮胎10的骨架。在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带束层和带束增强层,在其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胎面20。此外,在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胎侧部。除这些部件以外,根据轮胎功能上的需要,还设置有其他多个部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面20上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四条主沟槽21。本实施方式中主沟槽21为直线状,但也可以为锯齿状或波纹状。主沟槽21的宽度未被限定,例如为10mm以上。另外,沟槽的宽度是指沟槽在相对于沟槽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长度。本实施方式中胎面20被四条主沟槽21划分为五个陆部。轮胎宽度方向中央的陆部为中央肋条22,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陆部为胎肩陆部23,中央肋条22和胎肩陆部23之间的陆部为居间肋条24。中央肋条22及居间肋条24并未被横沟槽断开,而是沿轮胎周向延伸。胎肩陆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被横沟槽断开,而是沿轮胎周向延伸,另外也可以被横沟槽断开形成为块列。
在中央肋条22及两条居间肋条24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延伸的细沟槽30。细沟槽30形成于轮胎一整周。细沟槽30由向某一方向(图1的情况为从左下朝向右上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细沟槽部31、以及向所述某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图1的情况为由右下朝向左上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细沟槽部32交替排列而成。第一细沟槽部31及第二细沟槽部32相对于轮胎周向及轮胎宽度方向倾斜。第一细沟槽部31的长度比第二细沟槽部32的长度短。这里,第一细沟槽部31及第二细沟槽部32的长度是从细沟槽部的一个端部到同一细沟槽部的另一个端部为止的直线距离。细沟槽30的宽度为主沟槽21宽度的一半以下,当主沟槽21的宽度为10mm以上的情况下,例如为2mm以上5mm以下。第一细沟槽部31与第二细沟槽部32的交点形成锯齿状细沟槽30的角部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充气轮胎
- 下一篇:用于电动车辆的轮胎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