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疲劳评判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2485.1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0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珽;蔡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01N33/48;C01B32/182;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侯艺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疲劳 评判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运动疲劳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层叠设置的汗液导向层、质子交换层和监测部件;
所述汗液导向层贴于人体皮肤设置;
所述监测部件上设置有传感电极以及与所述传感电极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汗液中的质子通过所述质子交换层,到达所述监测部件上,所述控制电路驱动所述传感电极检测所述汗液中的质子浓度变化信息并将所述信息转换成显示信号;
所述传感电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质子的敏感材料;
所述传感电极的设置有敏感材料的一面与所述质子交换层接触;
所述监测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感层和固定部件,所述传感电极设置于所述传感层上;所述固定部件用于所述控制电路的安设,以及使所述汗液导向层紧贴于人体皮肤上;
其中,仅所述传感层、所述汗液导向层、所述质子交换层的其中的相对两个边粘接在一起,所述传感层、所述汗液导向层、所述质子交换层的另外的相对两个边用于汗液的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汗液导向层的材质为单向导湿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的材质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亚胺、热塑性弹性体、聚氨基甲酸酯、聚醚醚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材料选自多壁碳管、单壁碳管、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电极电阻为10kΩ~100k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的厚度为30μm~2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所述汗液导向层与所述质子交换层贴合;
在所述监测部件上设置传感电极以及与所述传感电极电连接的控制电路;
使所述传感电极对应于所述质子交换层贴合;
所述传感电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质子的敏感材料;
所述监测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感层和固定部件,所述传感电极设置于所述传感层上;所述固定部件用于所述控制电路的安设,以及使所述汗液导向层紧贴于所述人体皮肤上;
其中,仅所述传感层、所述汗液导向层、所述质子交换层的其中的相对两个边粘接在一起,所述传感层、所述汗液导向层、所述质子交换层的另外的相对两个边用于汗液的蒸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汗液导向层的材质为单向导湿织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层的制备步骤包括:先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在70~90℃下处理0.5~2h,然后用去离子水浸泡0.5~1小时;再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80℃沸煮0.5~2小时;最后用去离子水浸泡0.5~1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的材质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亚胺、热塑性弹性体、聚氨基甲酸酯、聚醚醚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材料选自多壁碳管、单壁碳管、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电极电阻为10kΩ~100kΩ。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运动疲劳评判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的厚度为30μm~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4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