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附及抗菌消臭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01992.3 | 申请日: | 2016-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萍;吴永惠;张小丽;袁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世嘉纺织品(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3/503 | 分类号: | D06M13/503;D06M13/463;D06M11/38;D06M15/03;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31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多酚 棉织物 吸附 抗菌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天然卫生保健功能纺织品领域,涉及一种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附及抗菌消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作紧张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包括安全、健康更加关注了,对衣着追求舒适、自然和保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卫生保健等功能性生态纺织品的开发进程。
天然植物提取的功能剂与化学合成的功能剂相比,具有很多优点:(1)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2)环保。取自天然的植物,不是化学合成,提取过程和应用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危害人体和环境的物质生成;(3)保健功能。许多药用植物,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药,具有各种不同的抗菌杀虫疗伤作用,很多植物还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功能;(4)染色功能。染色时天然色素与植物芳香及药理成分一起被纤维吸收,达到一种自然特别的保健染色效果。所以,由于天然植物功能剂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药物保健性能,利用天然植物功能剂进行保健、舒适加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引起许多国家研究和应用机构的关注。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食品作为优良的保鲜剂、祛臭剂、防褪色剂,许多资料已充分表明了茶多酚在消除有害自由基、抗菌除臭、抗衰老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由于茶多酚和棉纤维的亲和力低,影响了其在棉纤维上的吸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后的棉织物吸尽率高,抗菌除臭效果好的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附及抗菌消臭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附及抗菌消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1)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
采用下列二种改性剂之一:
a)阳离子改性剂用量1-40g/L,氢氧化钠3-7g/L;
b)壳聚糖1-40g/L,生姜酵素10-50g/L;
改性处理温度为30-80℃,时间10-120min,浴比:1:30;
(2)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尽法处理
将经步骤(1)处理的棉织物进一步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吸附处理:
将棉织物在茶多酚溶液中处理,处理条件:茶多酚用量:3-6%owf,温度40-80℃,时间30-150min,pH=4-8,浴比1:30;
(3)铜媒处理棉织物
将经步骤(2)处理的棉织物进一步在下列条件下进行铜媒处理:
铜媒助剂浓度1-6%owf,处理温度40℃,处理时间60min,浴比1:30;铜媒助剂为叶绿素铜钠、铜氧化酶或铜草加混酸的提取物;
所述铜草加混酸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0.3-0.8克铜草加8ml混酸提取,混酸为硝酸与硫酸,硝酸与硫酸摩尔比2:1。
步骤(2)处理条件为:茶多酚用量:6%owf,处理温度为40℃,处理时间为60min,浴比1:30;
步骤(1)处理条件为:改性剂浓度25g/L,氢氧化钠浓度6g/L,改性温度70℃,改性时间90min,浴比1:30;改性剂为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羟基三甲基氯化铵;或者步骤(1)处理条件为:壳聚糖20g/L,生姜酵素10-50g/L,改性处理温度为60℃,时间80min,浴比:1:30。
步骤(3)处理条件为:铜媒助剂浓度2%owf,处理温度40℃,处理时间60min,浴比1:30。铜媒助剂为叶绿素铜钠、铜氧化酶或铜草加混酸的提取物。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改性处理使茶多酚的吸附率由改性前的14.6%提高到48.8%,提高到3倍多;本发明在茶多酚吸附织物上原位制备茶多酚铜,处理后织物对金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100%,消臭率99.9%。
测试方法及标准
茶多酚吸附率的测试
茶多酚的酚羟基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540nm,按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分析含茶多酚溶液在最大波长下的吸光度,按以下公式计算茶多酚在棉织物上的吸附率。
茶多酚的吸附率=(1-A/A0)×100%,其中,A为处理残液的吸光度,A0未放织物的处理原液的吸光度。
织物消臭性能的测试
参照日本(一社)纤维评价技术协会SEK标志纤维制品认证基准21.消臭性试验:气体检测管法,委托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测试。臭气:氨气,初始浓度100ppm,试验时间2小时。
织物的抑菌率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世嘉纺织品(南通)有限公司,未经新世嘉纺织品(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1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蚕丝混纺织物的抗菌防臭及抗皱整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丝绸织物防螨整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