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反硝化除磷工艺中正磷酸盐浓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00701.9 | 申请日: | 2016-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黄显怀;黄健;王坤;张勇;陶勇;全桂军;刘航;田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荧光 光谱 测定 硝化 工艺 中正 磷酸盐 浓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反硝化除磷工艺中正磷酸盐浓度 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反硝化除磷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的常用手段之一,为了实现对反硝化 除磷工艺中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控制,需要对反硝化除磷反应中的正磷酸盐 的浓度进行监测,而传统化学分析方法耗时、耗力、并且所消耗药剂易产 生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环保、可 快速高效获取结果的测定反硝化除磷工艺中正磷酸盐浓度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反硝化除磷工艺中正磷酸盐浓度的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1)分别取厌氧、缺氧条件下的污泥样品在Tris溶液中定容,之后 水浴加热,然后冷却后离心取上清液;
(2)对上清液进行荧光光谱扫描,测定光谱中还原型辅酶I的荧光强 度,其中,荧光光谱的参数为:Ex/Em=340~360nm/440~460nm;
(3)以化学方法分别测定厌氧、缺氧条件下的污泥样品的正磷酸盐 浓度;
(4)分别建立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还原型辅酶I的荧光强度x1、x2与正磷酸盐浓度y1、y2之间的关系,得到线性方程y1=0.013x1+9.922、 y2=0.034x2-13.24,其中,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9、0.911;
(5)取反硝化除磷工艺中的待测污泥样品,按步骤(1)和(2)相 同的方法测定得到光谱中还原型辅酶I的荧光强度,代入对应的线性方程, 得到待测污泥样品的正磷酸盐浓度。
其中,所述的反硝化除磷工艺优选如下:反应器的每个运行周期为360 min,具体操作流程为进水30min、厌氧搅拌105min、缺氧搅拌150min、 沉淀25min、排水5min,闲置45min,每个周期进水、排水均为5.5L;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污泥浓度控制在3200mg/L,反应温度为室温。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厌氧、缺氧条件下的污泥为本领域常规所 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其常规的含义,因此,所述的厌氧、缺氧条件 下的污泥即为在对应阶段采集的污泥。优选地,所述的厌氧、缺氧条件下 的污泥为在厌氧、缺氧条件下按等长时间间隔均衡采样,比如每半小时采 一次样。
其中,步骤(1)中,样品在Tris溶液中定容之前,较佳地对所述的 污泥样品进行离心取沉淀的操作,所述离心的条件优选为: 11000-13000r/min,离心4-6min。
步骤(1)中,所述的Tris溶液为本领域常规所述,优选pH为7.75 的Tris溶液。
步骤(1)中,所述的水浴加热为本领域常规所述,优选在75-85℃下 水浴加热15-25min,更优选在80℃下水浴加热20min。
步骤(2)中,所述荧光光谱扫描的条件优选为:采用日立F-7000型 荧光分光光度计(产自日本,市售可得)进行测定,其中测定条件为:电 压为700V;扫描范围:激发波长Ex=200~450nm,发射波长Em=250~ 550nm;狭缝宽度:Ex=5nm,Em=5nm;扫描速度:2400nm/min;响应 时间:自动;实验空白水为Milli-Q超纯水。
步骤(2)中,在对上清液进行荧光光谱扫描之前,较佳地还对所述 上清液进行过滤处理,优选以0.45μm滤膜进行过滤处理,防止悬浮物对 光谱分析造成干扰。
步骤(3)中所述的化学方法为本领域常规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知 晓本领域一般的、传统的测定污泥样品的正磷酸盐浓度的化学方法,如可 以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典型稳定周期内的正磷酸盐浓度。
步骤(5)中,所述代入对应的线性方程是指将测得的光谱中还原型 辅酶I的荧光强度值代入相应阶段(如厌氧或缺氧)的线性方程中进行计 算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利用荧光光谱测定反硝化除磷工艺中正磷酸盐浓 度的方法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0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