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微制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0627.0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魏锋;周建理;余坤子;程显隆;马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汪送来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微制样装置。
背景技术
显微镜可以用于例如对中药进行鉴定,包括对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等中的中药成分粉末进行微观特征观察来进行鉴别。
目前中药粉末显微鉴定通常采用载玻片和盖玻片进行中药制片来进行观察。常用的盖玻片边长为1.5cm、面积为2.25cm2,去掉边缘的空处,面积约为2cm2。对于某些药材,例如山药,其具有明显鉴别意义的草酸钙针晶束含量较少,需要观察大量的山药,才能发现草酸钙针晶束图像。若对山药含量较少的中成药进行鉴别,则需要观察更多的样品,例如可能需要观察10张中成药制片,才能发现一个草酸钙针晶束图像。若按照药典的方法重复观察到三次草酸钙针晶束图像来对山药的存在进行确认,则需要观察约30张制片。极端情况下,需要观察1200cm2才可检出中成药的所有成分。这样就需要制作大量的样品制片,费时费力,且代表性差,检出率低,更无法适用于大面积自动扫描鉴定。
因此,需开发一种新的可以承载大量粉末样品、用于大面积显微扫描鉴定的显微制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制样装置,该显微制样装置可以承载大量粉末样品、用于大面积显微扫描鉴定。
本发明的显微制样装置包括底部透明的槽体。
所述显微制样装置在制样过程中,将中药材配制成粉末混悬液,将粉末混悬液加入到显微制样装置中,根据需要适当搅动混悬液,然后静止,使中药材粉末沉降至槽体的底部,形成可供显微观察的显微制样。
可以通过镜头从槽体的上方或下方进行观察鉴别。优选从槽体的下方进行观察。
优选地,所述槽体底部内表面积为200-1200cm2,更优选为400-600cm2。
所述槽体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方形、圆形、多边形、异形等。优选地,槽体制成10cm×10cm×20cm,10cm×10cm×40cm,10cm×10cm×60cm或10cm×10cm×120cm的形状。更优选地,槽体制成10cm×10cm×40cm或10cm×10cm×60cm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槽体底壁厚度为0.2~0.5mm。
优选地,所述槽体(1)的材料选自丙烯酸类树酯或苯乙烯类树脂,更优选所述槽体(1)的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
优选地,所述显微制样装置还包括可沿所述槽体的内侧壁插入取出的内套框。
优选地,所述内套框的壁厚为2~4mm。
优选地,所述内套框为上下开口内套框。
优选地,所述内套框的外侧壁与槽体内侧壁形状一致并贴合。
优选地,所述显微制样装置还包括可置于所述槽体内底部的透明薄片。
优选地,所述透明薄片为具有网孔的筛网。对所述筛网的网孔密度、网孔大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地,所述筛网的网孔孔径为1~5mm。
优选地,所述透明薄片的面积与所述槽体底部内表面积大致相同。
优选地,所述透明薄片的折光率与制样时使用的混悬液的折光率相同或相近,更优选所述透明薄片(3)的材料选自含氟化物高分子材料,更优选所述透明薄片(3)的材料选自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或聚三氟氯乙烯,进一步优选所述透明薄片(3)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槽体外侧底部设置有保护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微制样方法,包括将中药材配制成粉末混悬液,将粉末混悬液加入到显微制样装置中,所述显微制样装置包括底部透明的槽体(1);根据需要适当搅动混悬液,然后静止,使中药材粉末沉降至所述槽体1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混悬液的溶剂采用醇类溶液,例如甲醇、丙醇、丙醇、异丙醇或乙二醇,更优选为乙醇溶液,进一步优选为40%的乙醇溶液。
优选地,所述显微制样方法还包括在中药材粉末自然沉降之后,将内套框向上慢慢抽出,使靠近所述槽体内侧壁拐角处的中药粉末浮起来并重新分布。
优选地,所述显微制样方法还包括将透明薄片慢慢下沉到所述槽体内底部,优选地,所述透明薄片为具有网孔的筛网。
根据本发明的显微制样装置,可以承载大量粉末样品、用于大面积显微扫描鉴定。本发明的显微制样装置能够完成对比传统观察样品量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样品进行制样。
通过设置可插入取出的内套框,可以防止中药材粉末在槽体的内侧壁处沉积较多,从而使所述中药粉末能够在槽体中均匀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未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0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模式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溶解铜的腐蚀产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