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雾化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0137.0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8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鸿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7/04 | 分类号: | B05B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雾化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具体设计一种智能雾化器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式雾化器也叫射流式雾化,是根据文丘里(Venturi)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出气管喷出。该类型的雾化器除用于日常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外,更多的应用于支气管、肺病、下呼吸道疾病等相关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极佳。
但,现有的雾化器单机生产成本高,且工作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雾化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雾化器单机成本高,工作噪音大的问题。
一种智能雾化器系统,包括:
空压机;第一气流调节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二气流调节装置;
用于盛放待雾化液体的第一容器及至少一个第二容器;
所述空压机与所述第一气流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气流调节装置、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相分离设置;
所述第一气流调节装置与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气流调节装置与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二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气流调节装置通过第一输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容器通过第二输气管与所述第二气流调节装置连通;
所述第一输气管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气流调节装置连通,输出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容器内部;所述第二输气管输入端与所述气流调节装置连通,输出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容器内部。
所述的智能雾化器系统,其中,所述智能雾化器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流装置的第一控制面板,及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流装置的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及第二控制面板上均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固定设有负离子发生器。
所述的智能雾化器系统,其中,所述智能雾化器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流调节装置的第一控制面板,及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流装置的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及第二控制面板上均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上设有用于播放视频文件的播放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及所述第二控制面板表面均设有用于控制对应播放装置的按钮。
所述的智能雾化器系统,其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的第一支架及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对应安装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及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的第三安装位。
所述的智能雾化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面板表面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气流调节装置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面板表面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气流调节装置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气管连通。
所述的智能雾化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流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第一调压阀、及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气流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的第二调压阀、及第二电磁阀。
所述的智能雾化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有第一真菌过滤器,所述第二管路上对应设有第二真菌过滤器。
所述的智能雾化器系统,其中,所述空压机进气端还设有过滤器。
本发明给出的智能雾化器系统,通过一台空压机向多个容器供气,降低了空压机的使用数量,从而极大地节约了成本,空压机远离容器设置,消除了噪音。控制面板上设置负离子发生器,可以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面板上设置播放装置,通过播放视频文件,分散接受雾化治疗的儿童注意力,避免患者由于枯燥而抗拒雾化治疗。通过将控制面板及盛放待雾化液体的容器设置在带有卡位的支架内,使得同一室内的不同患者接受不同的雾化治疗而又不会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雾化器系统的气路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面板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鸿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鸿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0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Z型折叠后再封底的袋子
- 下一篇:可堆叠的一次饮量咖啡包装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