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填方城市快速路下超长箱桥顶进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9426.3 | 申请日: | 201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1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光军伟;吴纪东;王明远;杨成海;杨杰;冯林伟;马国强;代璐;张双梅;陈波;王玉杰;多化勇;王东柱;兰和彬;李庆树;王孟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8/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王金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方 城市 快速路 超长 箱桥顶进 施工工艺 及其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填方城市快速路下非开挖施工箱桥的一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单个箱桥截面尺寸为9米*9米的正方形的三孔不连续箱桥为例,通常设计为大开挖施工。当箱桥顶部为城市快速路时不允许封闭交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箱桥顶进的方法进行施工。箱桥所处位置为高填方的城市快速路,箱桥上方土体厚度通常为300厘米-400厘米,道路宽度将近50米,道路上方车流量极大,且修建年代久远。根据原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施工第一个箱桥时,由于箱桥截面尺寸大,顶进距离长,土体沉降值达到了20厘米-30厘米,导致道路几乎断行,交警部门和社会公众反应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较大沉降影响道路通行,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针对此类工程的现场情况,近年来常规的施工工艺有如下几种:1、采用超大直径矩形盾构,该方法优点是可有效的降低箱桥上方的土体沉降量,工艺先进,且可以保证后续的箱桥不出现工后沉降等;缺点是造价太高,施工工艺复杂。2、大开挖施工,该方法施工简单、快捷,且可以很好的对箱桥两侧和顶部的回填土进行质量控制,缺点对上方道路影响较大,施工完成后的前几年可能出现局部沉降,适合于箱桥上方无障碍物情况下施工。3、支护开挖加钢便桥法施工,该方法优点是可以将开挖断面缩小,且对交通影响较小,施工速度快,缺点是造价相对较高,需要短时间内封闭道路制作钢便桥。4、管棚支护加箱桥顶进施工,优点是工艺相对复杂,造价相对较低,对上方道路影响较小,适用于顶进距离短,上方结构物或土体加固方便的情况,缺点是箱桥上方的结构物或土体加固困难,尤其是针对高填方区域,非常容易出现沉降。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没有最合适的施工工艺,只有管棚支护加箱桥顶进最为实用,但常用的管棚支护加箱桥顶进,没有在高填方和城市快速路下施工的经验,因此在试验首节箱桥施工时,即遇到了大面积的土体沉降,严重影响了箱桥上方道路通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填方城市快速路下超长箱桥顶进施工工艺,能够降低箱桥顶进施工引起的路面沉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高填方城市快速路下超长箱桥顶进施工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施工:
第一步:测量、放线,预制箱桥、确定管棚的钻孔位置;
第二步:采用管棚钻孔设备进行管棚施工,管棚包括多根棚管;
组成管棚的棚管管壁上设置两排以上注浆孔,相邻两排注浆孔交错布置;所述注浆孔的孔径为1±0.1厘米;棚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口;
管棚与箱桥顶部的距离为20-40厘米;
第三步:管棚施工完成后,在管棚的各棚管内设置钢筋笼,钢筋笼包括环形箍筋和均匀连接在环形箍筋的外圆周面上的纵向主筋;纵向主筋沿管棚的通长设置;纵向主筋与棚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垫块;
钢筋笼安装完成后,通过管棚的棚管的一端开口向棚管内压注水泥浆,压力值为0.5-1.0MPa,停止压注水泥浆的条件是:注浆量达到棚管容积的两倍且棚管另一端开口处出浆均匀;
第四步:采用千斤顶顶进预制好的箱桥,挖掘机配合人工在箱桥的桥洞中进行挖土;顶进中观察箱桥的顶面和侧面与管棚之间是否存在空隙,并对存在的空隙进行填充。
所述纵向主筋直径大于等于20毫米,相邻纵向主筋之间的间距为10±1厘米;所述环形箍筋沿棚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相邻两环形箍筋的间距为100-150厘米。
所述管棚的相邻两根棚管之间的间距为5-10厘米。
沿组成管棚的棚管的长度方向,棚管管壁上相邻的两注浆孔的间距为100±1厘米;沿棚管的周向方向,棚管管壁上相邻的两注浆孔的间距为20-30厘米。
第一步中预制箱桥时,在箱桥的顶部设置宽150厘米、厚3-5厘米的板状钢刃角,钢刃角的长度与箱桥宽度相同,钢刃角内沿前后方向设有多个贯通钢刃角的观察孔,相邻观察孔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为1-1.5米,观察孔的孔径为15±1厘米;
以箱桥的顶进方向为前向,钢刃角向前伸出箱桥70-100厘米;箱桥顶进时观测钢刃角的入土情况,避免变形,单次顶进距离不超过50厘米。
施工处土质松软时,钢刃角向前伸出箱桥80-100厘米;施工处土质较硬时,钢刃角向前伸出箱桥70-80厘米;第四步中挖土作业时,钢刃角不得全部露出土体外部,箱桥顶部与管棚之间以及管棚以上的土体不得通过开挖面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未经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9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启闭的弹性道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力支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