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加厚油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9420.6 | 申请日: | 201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海;李义顺;童敏;陈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加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管,具体是一种外加厚油管。
背景技术
油管作为油井采油通道,是油田开发生产必须的重要物资,在各油气田被大量使用,目前在油田应用最广泛的油管为平式油管和外加厚油管两种,两种油管均采用API油管圆螺纹,其中外加厚油管,其管体两端经镦粗加厚,再加工出粗牙圆螺纹,因此,相比平式油管螺纹,其螺纹抗拉强度更高(接近管体抗拉强度),使用范围更广,适用于更深的油井,随着油气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井越钻越深,外加厚油管的用量也越来越大。
油井需要定期进行检泵与措施作业,油井每作业一次,油管管柱都需要上卸一次,油管螺纹的许用上卸次数是有限的,在大扭矩下,油管螺纹容易损伤,因此,各油田每年都会产生了大量油管需要检修,其中螺纹修复是重要检修项目,螺纹修复的传统做法是将损坏螺纹切掉,再利用数控车床加工新螺纹,外加厚螺纹切头后,其加厚段不复存在,一般情况下只能改为平式螺纹,这种方法导致油管螺纹抗拉强度显著降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另一种修复方式是将损坏的加厚部分切掉后重新燉粗和热处理,再加工外加厚圆螺纹,但此方法不仅增加了维修难度,而且使维修成本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螺纹修复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外加厚油管。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加厚油管,包括油管本体,油管本体一端设有API标准外螺纹,油管本体另一端通过偏梯形圆锥螺纹结构连接有变扣接箍,变扣接箍另一端设有与API标准外螺纹配合的API标准内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将符合API标准的外加厚油管两端的加厚结构改为一端加厚结构,可以简化管体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②油管本体通过偏梯形圆锥螺纹结构安装变扣接箍,将外加厚端镦粗至足够长,满足油管使用中频繁上卸导致的螺纹损伤多次切头修复需要,很适合用作频繁上卸的施工油管,而且也适用于对螺纹损伤的API标准外加厚油管进行修复,降低了螺纹修复成本,能够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
③使用范围广,可大量生产制造使用。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油管本体的偏梯形圆锥螺纹端部设有密封面,与变扣接箍构成金属密封结构。
具体的,油管本体的偏梯形圆锥外螺纹端部的油管本体密封面是一圈向上凸起的密封面,变扣接箍上加工有与油管本体密封面相适应的变扣接箍密封面,油管本体密封面与变扣接箍密封面构成金属密封结构,使油管与变扣接箍的螺纹连接达到零泄漏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变扣接箍1;API标准内螺纹2;偏梯形圆锥外螺纹3;偏梯形圆锥内螺纹4;油管本体5;API标准外螺纹6;油管本体密封面7;变扣接箍密封面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油管本体5一端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有偏梯形圆锥外螺纹3,油管本体5另一端镦粗出一定长度的外圆柱面,并加工有API标准外螺纹6,采用尺寸和机械性能满足要求的一段厚壁无缝钢管制作变扣接箍1,变扣接箍1的一端内孔加工有与油管本体5一端偏梯形圆锥外螺纹3配合的偏梯形圆锥内螺纹4,变扣接箍1另一端内孔加工有与油管本体5另一端API标准外螺纹6配合的API标准内螺纹2,变扣接箍1的偏梯形圆锥内螺纹4一端按规定的扭矩拧紧在油管本体5的偏梯形圆锥外螺纹3一端上,油管本体5的偏梯形圆锥外螺纹3端部加工有一圈向上凸起的油管本体密封面7,变扣接箍1上加工有与油管本体密封面7相适应的变扣接箍密封面8,油管本体密封面7与变扣接箍密封面8构成金属密封结构,使油管本体5与变扣接箍1的螺纹连接达到零泄漏状态。
外螺纹损坏的API标准外加厚油管修复方法:将油管本体5损坏的外螺纹切掉,加工出偏梯形圆锥外螺纹3,并与变扣接箍1拧接起来,然后将油管本体5另一端的旧接箍拧下来(该端的API标准外螺纹6是完好无损的),这样就完成了修复,偏梯形圆锥螺纹结构设计,其抗拉强度可接近管体强度,相当于原有外加厚圆螺纹的抗拉强度,因此该修复方式是等强度修复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9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