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轴颈轴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8626.7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0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D.邓;L.P.贝金;F.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04 | 分类号: | F01D25/04;F01D25/16;F02C6/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董均华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轴颈 轴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轴颈轴承系统。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不一定是现有技术的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
内燃机用于在可靠的基础上长时间产生相当水平的功率。许多这样的发动机组件采用诸如废气涡轮驱动的涡轮增压器的增压装置,以在其进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之前压缩气流,以便提高功率和效率。
具体地,涡轮增压器利用离心气体压缩机,所述离心气体压缩机将比以另外的方式可通过环境大气压力得到的更多的空气和因而更多的氧气推入发动机的燃烧室。被推入发动机的含氧空气的附加质量改善发动机的体积效率,以允许其在给定的循环中燃烧更多的燃料,并从而产生更高的功率。
典型的涡轮增压器采用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由一个或多个轴承支撑,并在排气驱动的涡轮机叶轮与空气压缩机叶轮之间传递旋转运动。涡轮机叶轮与压缩机叶轮被固定至轴,它们与各种轴承部件结合构成涡轮增压器的旋转组件。由于旋转组件频繁地以超过100,000转每分钟(RPM)的速度操作,所以这样的组件的平衡对涡轮增压器的长期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图5和6,示出了传统的涡轮增压器100,其包括相互通过中心轴106连接的涡轮机102和压缩机104。中心轴106由一对轴颈轴承108、110支撑,该对轴颈轴承108、110分别邻近对应的涡轮机102和压缩机104中的一个。轴颈轴承108、110由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环形隔离件112彼此隔开。轴颈轴承108、110和环形垫片112中的每一个被接纳在涡轮增压器100的壳体114中。参考图6,示出了轴颈轴承108、110和隔离件112的透视图,其中,轴颈轴承108、110的外部表面具有用于输送来自壳体114中的润滑剂通道的润滑剂并输送至轴颈轴承108、110与中心轴106之间的内部空间的凹进的环形凹槽116和孔隙118。由于有些润滑系统通过中心轴106中的通道将润滑供应至轴颈轴承,所以凹槽116和孔隙118取决于润滑策略是可选择的。环形隔离件112能设置有用作隔离件112上的防旋转特征的孔122。
发明内容
该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概述,并且不是其完整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
大体上如以上参考图5和6所述的传统的涡轮增压器具有提供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VH)问题的次同步振动。因此,本公开使轴颈轴承中的一个轴颈轴承与隔离件联接或结合,使得能通过由隔离件提供的附加阻力降低轴颈轴承中的一个轴颈轴承的环速。联接或结合的轴承的环速能通过隔离件间隙或长度控制。该特征使两个轴承的驱动力以不同的频率(去同步),因而减少轴颈轴承系统的次同步振动。
适用性的其它领域将从在此提供的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在该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特定的示例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图仅为了所选择的实施例而非所有可能的实现的说明目的,并且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具有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轴颈轴承系统的涡轮增压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联接至轴颈轴承的隔离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3的隔离件和轴颈轴承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相互一体形成的隔离件和轴颈轴承的透视图;
图5是具有传统轴颈轴承系统的涡轮增压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6是图5所示的传统轴颈轴承和隔离件的透视图。
对应的附图标记贯穿附图的多个视图指示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的实施例。
提供示例的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并且将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陈述了诸如特定的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彻底理解。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特定的细节,该示例的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具体化,并且同样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有些示例的实施例中,不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装置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8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