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机接袋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7784.0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松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12 | 分类号: | B65B43/12;B65B4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机 输送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机接袋输送机构,属于包装机领域,其包括承袋板和能使承袋板在接袋工位和开袋工位之间往复运动的平移机构,承袋板上对应预制袋袋口位置一侧开有吸附孔。本发明能够降低负压装置的工作负荷,降低能耗,而且预制袋能够准确的输送到开袋张袋工位,避免了由于预制袋无法输送到位引起的张袋动作无法顺利进行和爆袋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机,尤其涉及一种包装机的接袋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包装机就是把产品包装起来机器,起着保护,美观的作用。包装机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很多。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可有多种,按产品状态分,有液体、块状、散粒体包装机;按包装作用分,有内包装、外包包装机;按包装行业分,有食品、日用化工、纺织品等包装机;按包装工位分,有单工位、多工位包装机;按自动化程度分,有半自动、全自动包装机等。
包装机的主要结构包括物料输送机构、包装袋输送机构、包装袋开袋机构、包装袋张袋机构、推包机构和封口结构等等。物料输送机构用于物料的输送,包装袋输送机构用于包装袋的输送,包装袋开袋机构将包装袋袋口打开,推包机构用于将物料推送到包装袋中,封口结构将装有物料的包装袋袋口封装。通过上述机构就可以完成整个包装机的包装动作。
授权公告号为CN203997038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2月1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包机,包括理料机构、推包机构、吸袋机构、送袋机构、开袋机构和封口机构,还包括压扁机构,压扁机构位于理料机构的输送带和推包机构的推包道之间,所述开袋机构的开爪固定在推包道的尾部,所述送袋机构的送袋道位于吸袋机构的吸袋杆下方,送袋道与推包道相接。该实用新型先整理好原料后再进行压扁,减少原料在包装过程中恢复的形变,克服了由于形变恢复造成包装空间大的缺陷。该发明的送袋机构就是带有吸附孔的输送带,通过输送带的吸附作用将包装袋输送到开袋张袋工位进行开袋和张袋,这种接袋方式是包装机领域中常用的接袋方式,这种利用输送带接袋的方式存在着如下缺陷:
1、整个输送带的内外两侧均布置了吸附孔,吸附孔铺满了整个输送带的内外两侧,预制袋落在输送带上,整个预制袋被吸附在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的循环运动,将预制袋不停的输送到张袋开袋工位进行张袋和开袋。这就需要在整个输送带下方布置两根负压管以提供负压,这无疑增加了负压装置的工作负荷,能耗高。
2、采用输送带接袋输送预制袋时,当前一个预制袋到达开袋张袋工位完成张袋动作后,需要关闭负压,然后输送带前进一段距离后再启动负压,在接袋工位处的输送带接到预制袋,在开袋张袋工位处的输送带配合负压吸盘开袋,如此间隙式的输送预制袋到开袋张袋工位,在关闭负压时,后面的预制袋没有吸附在输送带上,此时的预制袋在外力的作用下就会移动窜位,导致预制袋输送到开袋张袋工位的位置不够准确,在开袋和张袋工位张袋时,张袋爪就不能快速准确的进入预制袋中,导致张袋动作不能顺利的进行,而且在张袋时,还会戳破预制袋,导致爆袋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包装机在接袋输送时存在的负压装置工作负荷大,能耗高,由于预制袋输送不到位导致张袋动作不能顺利进行和爆袋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装机接袋输送机构,采用该机构能够降低负压装置的工作负荷,降低能耗,而且预制袋能够准确的输送到开袋张袋工位,避免了由于预制袋无法输送到位引起的张袋动作无法顺利进行和爆袋现象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装机接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袋板和能使承袋板在接袋工位和开袋工位之间往复运动的平移机构,承袋板上对应预制袋袋口位置一侧开有吸附孔。
所述承袋板上对应预制袋袋口位置一侧只有一处位置开设有吸附孔。
所述吸附孔只能吸附住预制袋袋口下侧。
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导向件,承袋板活动安装在导向件上,承袋板在导向件上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松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松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7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