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偏十四辊钢板冷轧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7614.2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翔;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02 | 分类号: | B21B13/02;B21B3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十四 钢板 冷轧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板冷轧机,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偏十四辊钢板冷轧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偏八辊钢板冷轧机,如图1所示,是在传统四辊轧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它是为了减小工作辊的直径,以满足轧制更硬更薄的钢板(带)。由于工作辊直径减小使得其刚度下降而影响轧制产品质量下降,于是考虑把工作辊偏离轧辊中心线一个距离,再加一个过渡支撑辊和一个背衬轴承辊以及支撑辊来保证工作辊的刚度。存在问题有:
1.钢板板形的调节是靠油缸的向上压力、通过楔块对顶板产生压力,该压力作用于背衬轴承之轴上并使其产生局部弯曲而提高该弯曲部位轧制时轧机的纵向刚度,从而使得被轧钢板局部增加变形而起到板形调节的目的。但是其调节效果不明显,并在板形调节时作用于背衬轴承的力非常大,该轴承的发热损坏问题突出。此外,由于背衬轴承在轴上是间隔布置的,该轴承与支撑辊在相互摩檫的作用下,支撑辊的辊面会产生压痕,该压痕会直接传递给工作辊,使被轧钢板表面产生可见条纹,而影响产品质量。
2.轧制力是由油缸产生的,油缸产生的力作用在支承辊的两端(如附图2所示),该压下装置的压下和回程是通过电气控制信号指令来完成的。该压下装置系统虽较简单,但该装置存在作用力系统的布置严重不合理现象。油缸产生的轧制力P作用在支承辊的两端,而被轧钢板在轧制时所产生的抗力F是作用在支承辊的中间,在支承辊上产生一个弯矩,使支承辊产生弯曲变形,因此就采用弯辊、抽辊及辊面预磨凸度等弥补措施,但都无法控制与调整被轧板面任意一点位置的缺陷,因此,传统轧机所传承沿用该类轧制系统的受力分布很不合理,对提高轧制产品的质量有很大阻碍。
由于偏八辊钢板冷轧机存在以上两点主要缺点,使得该类轧机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轧制系统的受力分布不均,支承辊易产生弯曲变形,使被轧钢板表面产生可见条纹,影响产品质量。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辊系的布置及受力分布合理、轧制精度高、板形调节灵敏可靠,成本低、效果好的一种新型偏十四辊钢板冷轧机结构,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两组压下装置,所述的机架中心为轧辊中心线,其特征在于:这种新型偏十四辊钢板冷轧机结构还包括由两个工作辊、六组支承辊和六组背衬轴承辊组成的十四辊系,所述的十四辊系沿轧辊中心线上下两侧对称均分为两组,在轧辊中心线的每一侧依次设置一组工作辊、三组支承辊、三组背衬轴承辊和一组压下装置,三组支承辊分别为中支撑辊、过渡支撑辊和侧支撑辊,三组背衬轴承辊分别为左背衬轴承辊、中背衬轴承辊和右背衬轴承辊,所述的工作辊偏离轧辊中心线一定距离,工作辊在垂直方向上由中支撑辊支撑,在侧向由过渡支撑辊和侧支撑辊支撑,过渡支撑辊位于工作辊和侧支撑辊之间并分别与过渡支撑辊和工作辊的辊面相切,且中支撑辊的辊面分别与工作辊及侧支撑辊的辊面相切,左背衬轴承辊、中背衬轴承辊和右背衬轴承辊依次布置在中支撑辊远离工作辊一侧的圆弧面上,并且分别与中支撑辊的辊面相切,中支撑辊与中背衬轴承辊位于轧辊中心线的中心垂直轴线上,左背衬轴承辊和右背衬轴承辊关于中背衬轴承辊对称,左背衬轴承辊、中背衬轴承辊和右背衬轴承辊的轴向均设有若干个背衬轴承,所述的压下装置卡在背衬轴承辊轴承间的轴上。
所述的压下装置包括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的上楔块、下楔块和可调支撑块,上楔块与下楔块的尾端分别连接有油缸,上楔块和下楔块的相对面滑动贴合,所述的可调支撑块设置于下楔块的下方。
所述的可调支撑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块可调支撑块分别卡在背衬轴承辊轴承间的轴上。
所述的若干块可调支撑块安装在箱体内,通过箱体支撑。
所述的箱体由导轨导向,导轨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的下楔块和若干可调支撑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楔块。
所述的若干个楔块上分别对应连接有若干个油缸。
所述的侧支撑辊和过渡支撑辊通过固定弓组装,固定在侧支撑辊轴承座上。
所述的中支撑辊、过渡支撑辊和侧支撑辊均为实心光棍。
所述的左背衬轴承辊和右背衬轴承辊上轴承的布置方法相同,中背衬轴承辊上轴承的布置与左背衬轴承辊及右背衬轴承辊上的轴承错开一定距离,中背衬轴承辊的轴承可以覆盖左背衬轴承辊和右背衬轴承辊两个轴承的间隔,轴承安装后最外两个轴承间的外廓尺寸与被轧钢板的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7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压延机座
- 下一篇:一种土壤农药热脱附装置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