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7366.1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8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顾冬冬;荣婷;戴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10/00;B33Y70/00;C22C32/00;C22C1/05;C22C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制备 多元 过渡 界面 协同 增强 复合材料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球状Inconel718粉末与形状不规则的WC颗粒混合均匀后,得到原始混合粉末;
(2)采用激光3D打印成形技术对步骤(1)所得到的原始混合粉末进行叠层制造,且在3D打印过程中,激光能量线密度η处于150-250J/m时,Inconel718粉末基体中的Ni、Cr、Fe发生扩散,而WC颗粒发生碳脱离,在WC颗粒与Inconel718粉末基体的界面处产生碳化物(W,M)C过渡界面,以得到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其中:碳化物(W,M)C中,M为Ni、Cr、Fe;激光能量线密度η为激光功率P与激光扫描速度V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激光3D打印成形技术的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P为100W-150W;扫描速度V为600mm/s-1200mm/s;光斑直径D为50~90μm,扫描间距S为40~70μm,铺粉厚度H为3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始混合粉末中,WC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0μm~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Inconel718的纯度为99.6%以上、平均颗粒尺寸为30μm~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Inconel718在与WC颗粒混合前,先经过气体雾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溶液沉积法混合Inconel718粉末与WC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始混合粉末中,WC的重量百分比为20~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原始混合粉末中,WC的重量百分比为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一种3D打印制备多元素过渡界面协同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激光3D打印成形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I)在计算机上利用CAD软件建立所需要工件的三维模型,并且对其进行切片分层,得到由一系列二维切片构成的分层模型;
(II)根据步骤(I)的分层模型,利用激光加工3D打印设备的铺粉装置将原始混合粉末送到成形基板上,且原始混合粉末在基板上的铺粉厚度与二维切片的厚度相同;
(III)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激光束根据分层模型,按照设定的扫描路径对基板上的原始混合粉末进行扫描,使得基板上的原始混合粉末完全熔化,凝固后得到成形实体的单层截面;另外,在激光扫描之前,向密闭成形腔内充入Ar气,使得成形系统内的O2分压降至10ppm;
在每一单层截面加工好之后,成形腔下降一个与二维切片厚度相等的高度;然后根据步骤(I)中的模型切片,重复上述步骤(II)、(III),直到形成所需工件的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73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