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轮轨关系可靠性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5503.8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陈学渊;张亨飏;许影;张益瑞;牛治慧;张兰;陈雷;张雪平;陈秋雨;朱丽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姜姗姗;赵炳仁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关系 可靠性 试验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轮轨关系可靠性试验台,包括轨道轮运动装置和动力转向架模拟加载构架,两个轨道轮单侧轴分别与1号和3号滚轮联接传动轴装配体连接;动力转向架模拟加载构架包括反力方管梁架激振装置、轴承框架式支座装配体、1号反力座固定装置和2号反力座固定装置;反力方管梁架激振装置、1号反力座固定装置和2号反力座固定装置分别通过1‑3号球关节轴承座装配体与动车转向架、1‑2号侧梁夹板装配体的加载构架侧梁固定连接;5、6号滚珠导轨条外侧固定连接在1号轴承框架式支座的内侧。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列车实际运行中难以进行轮轨关系可靠性试验的问题,满足轨道车辆轮在多种运行工况下可靠性参数检测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轮轨接触的轮轨作用试验平台,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轮轨关系可靠性试验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实行铁路大提速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在运行的动车组最高车速已经达到350km/h,研制中的动车组最高车速已经接近500km/h。到2020年,全国铁路网基本建成,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以上,客运专线、高速铁路达到10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达到4000公里左右。由于车速的提高和轴重的加大,列车和轨道结构材料服役环境恶化,各种隐患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威胁行车安全。从目前国内外铁路现场事故情况看,影响轮轨列车正常和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位有,弓网关系、车辆结构强度和转向架强度、轮轴、轮轨关系及高速道岔强度等问题。而轮轨关系问题是最重要最复杂的研究问题之一,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和负载力变化频繁极易在高速行驶以及剧烈振动的情况下发生疲劳破坏。
测试高速轮轨关系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是根据已知的轮轨的破坏,如轮轨测磨、剥离掉块、轨头压溃、踏面剥离等轮轨磨损导致的设备故障,针对这些故障设计一些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来进行轮轨关系可靠性分析。目前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并且可行,但在列车实际运行中不仅是受到单一方式的破坏,根据轮轨的各个方向的受力和相对运动,故障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几种失效方式的叠加,所以只有在列车实际运行中测试轮轨关系运动情况,才能有效地分析高速列车轮轨关系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轮轨关系可靠性试验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列车实际运行中难以进行轮轨关系可靠性试验的问题,满足轨道车辆轮对在多种运行工况下的可靠性参数检测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速轮轨关系可靠性试验台,包括轨道轮运动装置1和动力转向架模拟加载构架2,所述的轨道轮运动装置1包括调频电机动力传递装置3、轨道轮支承座总成4和惯性飞轮组装配体5;所述的轨道轮支承座总成4中的两个轨道轮单侧轴82分别与调频电机动力传递装置3中的1号滚轮联接传动轴装配体10和惯性飞轮组装配体5中的3号滚轮联接传动轴装配体92连接;所述的动力转向架模拟加载构架2包括反力方管梁架激振装置102、轴承框架式支座装配体103、1号反力座固定装置104和2号反力座固定装置105;所述的反力方管梁架激振装置102、1号反力座固定装置104和2号反力座固定装置105分别通过1号球关节轴承座装配体110、2号球关节轴承座装配体150、3号球关节轴承座装配体151与轴承框架式支座装配体103中的动车转向架128、1号侧梁夹板装配体131加载构架侧梁和2号侧梁夹板装配体132的加载构架侧梁固定连接;所述的轨道轮支承座总成4中的5号滚珠导轨条75与6号滚珠导轨条76外侧固定连接在轴承框架式支座装配体103中的1号轴承框架式支座120的内侧;轴承座垂向杠杆85通过1号杠杆臂支承轴86与1号轴承框架式支座120下部的轴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5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再生墨盒导气回路的装置
- 下一篇:缢蛏穴居深度控制技术